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有一阵他在河南铜伯山采药,为了方便就在山上搭了一间房子,白天采药,晚上潜心研究医学。
有一天,张仲景正在屋内看书,来了一位老者,进门拱手施礼。
那老者身穿灰色长袍,腰系深褐色丝绦,脚下布面云履。
面颊红润,颧骨略高,瘦脸型,黑白间杂胡须飘洒胸前,髻发高挽,眼窝微陷,双目炯炯有神。
站姿挺拔,虽骨瘦嶙峋,但精神矍铄,不失风采,一派仙风道骨!
张仲景赶忙回礼:“请问您是……?”
老者答:“我也住在这山上,得闻有新邻居搬来,特来拜访。”
张仲景请老者入座,客气了几句,一起聊天。
那老者学识渊博,说话禅机妙义;张仲景药理通达,待人和蔼可亲。二人惺惺相惜,彼此都有敬仰之意。
老者说:“此次前来除了拜访邻居,还有一事相求……”
“老先生请讲。”
“我患有腿病多年,平时略有麻木酸痛,每逢阴雨潮湿天气,痛不可忍,严重时不能行走。也找过几位医生,均不见效果。还有劳先生为我医治,不胜感激!”
“治病救人,医家本分事,老先生您太客气了。我先为您诊脉。”
张仲景拿出脉枕,待老者手腕放好,轻按寸、关、尺三处脉门,为老者诊脉。
一会,张仲景面色凝重,带有惊疑之色。老者精神也随之紧张了。
“先生,是不是病情严重?”
“病情倒不是很严重。”张仲景微微摇头,“只是我看老先生的脉象奇特,不像是……”
“先生但说无妨。”
张仲景和老者对视了一下,顿了顿说:“我看老先生不像是人类的脉象”
老者淡然一笑:“先生果然好医术!我本不是人类,我乃这山中千年古猿,修炼成人形。”
“哦……我继续给您诊脉。”张仲景先是一惊,但马上平和下来。
异类修成人形实属不易,需要长年累月精进修行,不退初心,去掉横骨,才能得人身。因此张仲景对老者又多了几分敬重。
“您的腿病我已大概了解,想是您早期腿部受过外伤,在修炼行丹打坐的时候营卫疏于体表,山中的寒湿邪侵体内。只是时间过长,寒湿凝结伤处,伏于经络之中,属伤寒痹病。”
“极是!极是!先生果然医术高明。请问可有方法治疗?”
“稍等。”张仲景微微点头,起身从他的药箱中找出一个小包。
“此药您每日服食一丸,可暂时缓解病痛,我再给您开个方子。”
说完张仲景取纸笔开了一副药方:
人参 1两 红花 9钱
生地 2两 制草乌 3钱
制川乌 3钱 透骨草 9钱
羌活 9钱 防风 1两
苍术 1两 桂枝 9钱
黄柏 1两 木香 1两
当归 1两 甘草 6钱
乌梅 1两 花蛇 3钱
牛膝 1两 天麻 1两
元参 1两
“您取20斤烈性纯粮酒浸泡此药,埋于地下一月后饮用,每日三两即可。短则一年,长则三年,此病可痊愈,永不复发。”
老者收下药和方子连声道谢,二人又坐谈片刻,老者告辞离去。
一来是张仲景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效果显著,老者心存感激。二来两人本就投缘,素有相见恨晚之意。
所以老者经常去张仲景那里饮茶聊天,也经常给张仲景带去一些山珍果品、奇花异草和稀有的草药,助他研究医学。二人遂成为挚友。
一天,老者又去张仲景那里,表情严肃,神色黯然。
“因我修行有成,祖师爷让我去其他地方度化众生,以圆满道业。此一去恐怕后会无期,特此与先生告别。”
张仲景也十分感慨:“愿老先生修成大道,早列仙班。这几年蒙老先生教导,受益颇多,实在三生有幸。”
老者从身后拿出两块木头。
“此乃山中万年古桐树之木,气味浓郁,放置室中可避蚊虫,常伴身边可梳理肝气,健体明目。今赠与先生,当做纪念。”
张仲景不敢推辞。二人又畅谈半晌,老者离去。
后来张仲景找能工巧匠把两块古桐木制成两张古琴,为了纪念老者,一张名为“古猿”,一张名为“万年”。
来自网络一则名医传奇故事,致敬在防疫一线的全体医护工作者!医者父母心!
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