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澄老大年目标课程:理论及工具篇

永澄老大年目标课程:理论及工具篇

作者: Wi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14:54 被阅读237次

    声明:
    这篇文章是我在上完年目标课程一段时间后,尝试自己复述的内容。
    如对内容感兴趣,请关注易仁永澄微信公众号(YCMentor)获取课程资讯。
    或前往网址:tm.runwith.cc 查看理论出处。


    1. 基础思考模型:黄金思维圈

    1.1 定义

    黄金思维圈,最早在TED的一个演讲中提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思考的顺序,即:
    我们在做事情之前要先考虑Why,然后再去思考How,最后把具体的What给定义出来。

    1.2 用法

    这个模型看似简单,但用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常常没有搞清楚目的,就直接提出解决方案。

    譬如说晚上我跟朋友说:今天晚上去吃烧鸡吧。这时我提出的就是一个What层面的事情,而我的Why就是“肚子饿了”。符合黄金思维圈的思考应该是:

    1. Why:我肚子饿了
    2. How:去某个店吃点什么
    3. What:烧鸡、拉面、炒饭等等

    这就引申出来一个简单的道理:同一个目的(Why)之下总会有多条路径(How),而同一路径之下又会有更多的事件(What)可选。如果我们考虑问题总会直接想到某个What,那就相当于忽略了其它所有的选项,这样考虑问题肯定是无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


    2. 课程开始前的四个工具

    上课前,永澄老大给了我们四个工具,分别是:干丫的,留白,沉浸和对对碰。下面我就用黄金思维圈来解释这四个工具。

    2.1 干丫的

    Why:突破畏难情绪
    How:觉察到认知放松清单中的触发器,直接干过去
    What:用“干丫的”这句口号来激励自己

    2.2 留白

    why:止损,停止在想不清楚的事情上固着
    how:暂时跳过,让大脑自动填充
    what:听不懂,懵,woosh一下往前推进

    2.3 沉浸

    why:让注意力集中
    how:安静,专注
    what:定义好任务,一段时间内,就干好一件事

    2.4 对对碰

    why:互相帮助,为问题的思考提供更多维度
    how:设计问题+提问+回答
    what:按以上流程执行


    3. 一个框架:哲学+问题

    哲学三大问题:你在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永澄老大再加上了在哪里和如何去,组成了这个框架模型:
    From where,Where,Who,To where,How

    对应解释如下:
    Who:自我探索,我是谁?
    Where from:优势整合,我从哪里来?
    Where:定位,我在哪里?
    Where to:价值选择,我要去哪里?
    How to:路径选择,我要怎么去?

    自我探索,我们用人生跳跃蓝图和梦想时光轴;
    优势整合和定位,我们用生命之花和我的价值表单;
    价值选择,我们用价值空间原则;
    路径选择,我们有思路原则。

    4. 领域结构分析:生命之花还能这么玩

    生命之花是古典老师在2014年提出的一个生涯规划的工具。回顾最近过去的一年,从职业/事业,财务,朋友和重要的人,家庭,兴趣娱乐,健康,个人成长,个人实现等八个方面来为自己打分。然后写下最低分的一个方面并分析原因,从而找到明年的重点。

    我的分数:

    职业/事业:0;职业上一直处在“混”的状态,于是谈不上发展。
    财务:2;只有工资收入,投资状况不佳。
    朋友和重要的人:4;没有积累人脉,比较封闭。
    家庭:9;实现了一家三口自住,建立了育儿方面的最小精进模型。
    兴趣娱乐:4;很多兴趣爱好玩着玩着就放弃了,剩下看书和打游戏。
    健康:5;后半年因家庭关系没有再去健身,需改善。
    个人成长:8;做了不少尝试,但没有方向,成长的结果没有为职业或财务带来加分。
    自我实现:6;在线上社群做了不少事情,获得不少小伙伴的认可。

    根据系统思维中的原理来思考,系统中的元素,加上一定的结构,呈现出某种功能。生命之花里面的八个方面都是元素,光是列举出来则不具备结构,因为需要用一定的结构来安排这些元素。

    最上层:成果领域
    中间层:竞争和非竞争领域
    底层:基础领域

    我的分布:
    成果领域:自我实现,财务
    竞争领域:职业/事业,家庭,朋友和重要的人
    非竞争领域:兴趣爱好
    基础领域:健康,个人成长

    填写完领域结构分析图之后,我对自己明天要做的事情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一方面,我要把个人成长所带来的价值,更多地转化到自身职业、财务和自我实现之上。另一方面,我会持续地在育儿方面积累势能,同时转向关注关系价值,提高获得新的工作机会或高手赋能的概率。


    5. 竞争领域中的两大策略

    课程进行到这里,重点来了,那就是在竞争领域的思考策略。

    5.1 长期价值投资

    选择更大的价值空间

    • 固有刚性需求
      如果想要职业方面有所提升,我就必须了解领域内的固有刚性需求。商业智能行业发展了十多年,大部分有能力的公司都基本已经建构了自己的数据智能体系。未来的刚需肯定是在于外部数据的获取和挖掘数据价值这两个方向上。

    • 时代发展趋势
      结合上面一点来看,挖掘数据价值这一刚需未来更可能会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发展,目前也能看到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

    • 高手的建议
      务必向外走,结识高手。

    • 使用价值导向
      我希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整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我既爱搞技术,又希望写文章,也对内容方面很又热情。国外的区块链内容平台steemit正好符合了这些要素,因为我决定挖掘steemit平台上的用户需求,并做出有价值的产品。

    • 靠近钱的知识
      以学习产品相关知识为主。

    • 信息交换快速的地方
      积极主动地跳出自己的原有交际圈,去集智俱乐部及混沌巡洋舰等地方,既为了信息,更为了认识高手。

    • 势能
      育儿方面将持续积累势能(奶爸成长记100篇)。

    • 标签
      明天期待获取的标签:
      steem智能数据平台创始人

    • 作品声音
      steem智能数据平台

    5.2 决策原则

    • 兴趣、热爱和天赋(低耗损动力模式)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阿锋,他一直是那个我所羡慕的人。因为我觉得他的兴趣、热爱和天赋正好都是在同一个地方:数学。他擅长钻研和理解各种深奥的数论,总是拿着这些我听不懂的东西来碾压我。而我却好像总是兴趣很广泛并且抓不住重点。

    2017年头的时候在古典老师专栏里做了一个盖洛普的优势分析,我的结果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Learner。有Learner特点的人,很爱学习,而且能迅速入门,但却无法深入。这大概也是我2017年基本情况的一个写照,自己好像学东西的时候都能迅速地应用到实际场景之上。但也是因为如此,我会自以为是,很快地又跑去做别的事情了。事实上,我虽然入门入得快,但却一直停留在了门口那个地方。

    • 在能力圈里努力(低耗损动力模式)
      目前对自身对能力圈还不明确,只能简单地罗列一些能引发心流状态对事件:
      -编程
      -故事写作
      -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 认知维度持续提升(持续跃迁的基础)
      主要依靠读书和线上课程,期望未来能认识更多对高手。

    • 复利+边际成本递减(长效产品逻辑)
      具体操作环节

    • 正向黑天鹅高发(爆款逻辑)
      普适+痛点+易用+名人+群体+促销+包装+心理


    6. 反向校验:期待对对碰

    在完成期待,结果,意义,思路方面的澄清之后。
    还需要找到可能的风险(批评家),并且定出相关的对策(实干家)。

    这也是系统冗余的原理,一个系统如果想要防范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那就要建立相对于的冗余机制。生活中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买保险。

    通过这一次课程,我们所有参与的学员还获得了一个极其强大的后盾:易仁永澄

    至此,我的2018全年目标的生成也就呼之欲出了。


    永澄老大年目标课程系列:
    理论及工具篇
    成果篇
    感动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澄老大年目标课程:理论及工具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yx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