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杏林史话——铁肩道义李仰白

杏林史话——铁肩道义李仰白

作者: 康桥_9293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10:07 被阅读0次

    (十一)铁肩道义李仰白

    文/康桥

    李仰白,字子高,甘肃省天水市人,生于 1893年,卒于1980年。早年受业于名医雷海峰门下,潜心苦志,勤奋好学,精心攻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学成后设门诊于天水市秦州区。他临床经验丰富,善用 “水火法”,擅长内科,对伤寒、肝病更为见长。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成为陇上名中医,享誉甚高。

    李仰白常说:“学医以谙熟医理为首要”,主张勤学多问,精细思考,精益求精。他对金、元、 明、清诸家学说亦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造诣精深。他爱才如渴,待徒如子,既授之以理,又手把手指点,呕心沥血,言传身教,孜孜不倦,致负笈求教者接踵而至,授业成才者颇多。

    仰白医理渊博,造诣精深,经验丰富,临证通达善变, 立方严谨,用药轻灵,尤能辄出奇法,疗效颇著。他的学术思想有以下特点:

    (1)师古不泥,善于创新。他广涉医籍,精研经典,师古而不泥古,积极进取,善于创新,既秉承前贤之精华,又能发挥古人之未备。经多年临床经验,针对伤寒、时疫在某些病理阶段的不同证候,精心创立大、小水火法,均有独到之处,投之无不应验。如以补阴化气散托里透邪,名曰大水火法。每当临证,则告诫后学“病邪入阴,虽有表证,切不可单用解表之法,而重在养阴扶正,保存卫气少加清透之品,而用药剂量,应视其阴液耗伤及表邪轻重,灵活变通,权衡用之”。使用大、小水火法,贵在把握病机,有此证当即施其法。倘若过早,则欲速不达;用之过迟,犹如杯水车薪,坐失良机。凡此种种,其精奥之处,非精研者不能知。

    (2)擅鉴标本,重视扶正。仰白治病,标本缓急,步步是法。他强调“凡治病用法,或针对标,或针对本,或标本兼顾,莫不守规矩以成方圆”。他更重视人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根据正与邪,拮抗消长以判断疾病轻重安危。全面兼顾,内外并重,构成他临证思路特点,始终重视扶助正气,调动机体内在因素,发机体自卫机制,增强机体自稳状态,提高抵御和祛除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

    (3)注重脾胃,匠心独运。仰白在学术思想上亦注重调理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居中州,乃气机升降出入之枢。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禀气于脾胃, 故临床治疗中,处处刻意调理脾胃,兼顾五脏,以疗沉疴杂

    病。如治肝,而重在调理脾胃,遵《内经》“胃者,五脏之本也”的论椐和《金匮要略》肝病治脾的防治思想,依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湿困脾胃为主论”,以叶天士“养胃阴”等学说汲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说,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抓住脾胃这一轴心,把一些矛盾交错、症情险杂的病例,处理得井井有条。

    比如,汪某,患中风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众医皆以除风化痰之法治之,半年余皆不效。仰白则用调理脾胃之剂,少佐活血化瘀之品,三次告愈。吴某,患慢性肝炎合并心衰三年余,治疗日久,迁延不愈。仰白以和中健胃为主,配以平肝解郁之剂治之,如桴鼓相应,诸症皆息,其精微奥妙之处,实难揣测。

    (4)用药精当,效专力宏。仰白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尝谓:“用药如用兵,药不在多而在精。” 他主张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用药务求精练,故多以平正轻灵之方,应手而效,形成了轻剂治重症、小方疗大病;药味少、剂量轻、价格廉、效果好的用药特点,深受医界推崇, 患者称道。如在伤寒、时感治疗后期,鉴于正气已衰,不克伐,故方中柴胡、僵蚕仅用 7分至钱半 (2~4.5克),枸杞、 油桂亦不过钱(不超过3克),治疗肝病,方中花椒、木香只用7分(2.1克),以“四两拨千斤”之法竟获小方愈大疾之效。

    仰白用药,亦结合天时、地域和人的体质,灵活辨证并不拘一格。他告诫学生:“天水地处陇东之南,气候湿润,患者易感湿邪,湿困脾胃之证较多,而当地之人,体质多属阴虚,但养阴慎用滋腻之品,须防助湿,以碍脾胃;祛湿慎用辛燥,以免耗气伤阴。”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作者简介: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杏林史话——铁肩道义李仰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yz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