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去年烧烤,今年麻辣烫,中国人是没吃过好东西吗?

去年烧烤,今年麻辣烫,中国人是没吃过好东西吗?

作者: 陆星渊 | 来源:发表于2024-03-24 16:58 被阅读0次

麻辣烫也能火?还真就火了,甘肃天水的麻辣烫在众多小吃中一骑绝尘成功出圈。

回想去年这个时候,餐饮界的当红炸子鸡是淄博的烧烤,正所谓“姜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小半年。这短短两个春天,烧烤跟麻辣烫之间还有个冰雪风情的“尔滨”,不知麻辣烫之后这泼天的富贵又会落到谁家头上。

后事不可知,但前事可以总结,回看过往火了的,竟都是平时毫不起眼的一些“小食”,地道的平民食品,平日里所谓“不得登大雅之堂”的,咱们中国人是没啥好东西吃了吗?

不,国人好吃,且会吃,相较于西餐延续到今天依旧只会煎个带血丝的牛排,拌个生蔬菜,千年前的孔夫子就开始提倡食不厌脍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婉转告诉我们,中国人在吃的准备工作上丝毫不带马虎。

国人在吃上面下的功夫不仅仅局限于实践,还要著书立说,南北朝的《食珍录》,隋代南北朝的《食经》,宋代的《本心斋蔬食谱》和《山家清供》,明朝《易牙遗意》,清代的《随园食单》《调鼎集》《粥谱》,就连中医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与其说是一本医书,不如说是一本食书,医食同源,早已深植在国人基因里。

近代文学大师汪曾祺在写“吃”上也是一绝,在他笔下,金黄流油的咸鸭蛋成了国民美味。

几千年延续下来,咱们的美味佳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体系,传统意义上的八大菜系囊括了雅致精细的宫廷菜,五味驳杂的民间菜,一句“满汉全席”,是无数人童年记忆里对“食物”穷极的想象。

中国人在美食上的探索,外国人见了只能目瞪口呆,而后被折服同化。

然而像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这样的空前火爆,我的理解是更倾向其为城市文旅宣传的新套路。

以往的旅游业单纯靠景区来吸引人,附带着饮食住宿,在今天,交通的便利,许多当初神秘的地方因都被人们反复涉足而变得不再那么吸引人了,所以要吸精,不能不出点新手段。

当传统的文化招牌失去了号召力和吸引力,美食,无疑是新兴的城市名片,如果说以前人们出去旅行是为了开阔眼界满足精神追求,近年来,口腹之欲则成了另一大追求,而凭着国人在“吃”上的执着与谨慎,任何成长为城市名片的美食都要注重口碑的重要性,诸如此前的天价海鲜等就是反面教材,又比如:

远的不说,今天爆火的麻辣烫,难道是天水独有吗?麻辣烫起源于四川,是由四川人的串串演变而来,自全国流行起来,连锁店遍及南北的两个品牌,咱就不说是谁了,近来频频被吐槽贵且难吃而不自知,以前一份麻辣烫一二十块就吃得很好,现在三四十打底还吃得清汤寡水。

鉴于前者之鉴,下一个被泼天富贵砸中的多半也是群众基础深厚的小吃吧。

此外,结合最近两年的经济环境,民间小食的火爆出圈似乎也反映出国内从刺激消费到引导消费的转变,这或许是跟风去胡吃海喝一顿之后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 2017.8.21

    离开学校后 就再也没吃过麻辣烫

  • 改名为废了的一天

    早饭,今天要去平度 中午麻辣烫!!!!!! 晚上竟然是烧烤。今天废了

  • 去年,今年

    去年的今天我在深圳,加不完的班,太阳没出来,就出门了,总是迎着月亮回到家,今年的今天我还在努力加班,只是没那么晚了...

  • 去年——今年💪💪

    去年这时,正紧张的备考,祈祷好运的眷顾。亦或是小紧张,亦或是平常心吧,总之我面临高考时并没有那么那么强烈的紧张感。...

  • 去年 今年

    去年的今天 我刚刚失恋 泪水模糊了双眼 看不清路人的脸 去年的今天 我翘了一节课 为了提前回家一天 那时候 我还喜...

  • 去年今年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一年时间消逝……记得去年的今天,还在为新店忙碌着,而现在、却在家带着刚满三个月的小女儿。过去的一...

  • 去年,今年

    无意中翻到图库里去年去北京时的照片,那是六月下旬,女儿刚刚中考完,在燕子的建议下重新下载了微信,有些功能还不会用,...

  • 去年,今年。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与悠闲的2016年说再见,用全新的方式开启2017年。 回首2016年,一个字形容“懒!”“懒...

  • 去年   今年

    去年 漫长又短暂 终将过去 起起伏伏 哭哭笑笑 过去了 或喜或悲 或好或坏 过去了 这一年 独自一人...

  • 去年、今年

    今天去参加双选会,感触颇多,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在学校作为被面试者去双选会现场看了一下,只是一份简历也没有投,因为我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年烧烤,今年麻辣烫,中国人是没吃过好东西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zl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