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众乐:不再游离

与众乐:不再游离

作者: 倾斜执中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10:57 被阅读0次

苏轼诗集之《宝山昼睡》: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在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看到,就依次追溯“独乐”“与人乐”“与众乐”的内在

在生活里,“独处”是我的舒适区,讨厌被打扰,然而却静不下心来投入,也找不到热爱去取悦自我。白白一天又一天,浪费了时光。

“与人处”是我的痛苦之源。无论亲情友情爱情朋友同事对上对下,重重卡点。分分秒秒总能找到痛苦的理由,要说纯粹痛苦也就罢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也是擅长的。

偏偏,我意识到了再挥手已无路可走,我想要有解决人生的能力啊。娘胎里带来的缺口,后天长成的荒草,在关系里的逃避,执著,恐惧,索求,失落,还有想要的“被看见被重视被接纳”,如同魔咒,无法掌控。“我只需要一个人”,这是人生失去平衡的念头,心也失衡了,无法照顾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而在众人的场合里,“游离”的空虚和烦躁,变成了想逃离到“与人乐”和“独乐”的执念。

而我现在知道,如果我不能“与众乐”,我的内在和外在世界,就转动不起来,流动不起来,无事可成,而我是一个“价值感和成就感“需求的人啊!

独处”以及“与对方处”更多是朝向内在的。

把内在和外在连接起来的,实际上是“与众人乐”的能力和起心动念。

是的,是要“乐”的境界。

能分清内外界,有时候就自然定住。


从学问角度,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吧

(以下源自百度)

苏轼这首诗的本意,是描写我(苏轼)开悟后游戏世间的境界,在精神内含上则是自比于布袋和尚,而在所用的文字上其实是混合了佛道两派。前两句是道教笔墨,重点在“天真”上。后两句是佛教笔墨,重点在“空”和“无”上。后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苏轼已悟空之道了,胸怀宽广无限大,还有什么人是我不能容下的呢。

陈眉公在他的文章里引述苏轼的话,有两个含义,一是说当我们众多持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的读书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能够悉心听取百家之言,认真领受而不排斥,这多快乐啊。二是说我啊为何能够广泛接纳各种不同的言论呢,那是因为我早已经将学问融会贯通,作为一个学问通家和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是快乐的。陈眉公重点表达的是第二个含义。

“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是第一重境界,是说自己学有所得,因得而乐。是一个人应有的学问道德的修养。不因寂寞而颓废,若要学有所成就应该耐得住寂寞,“皓首穷经”。就是《论语》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第二重境界。很多人常常很容易因为自己有点学识后就自负起来了,如果你有学识,还能虚心接受别人的见解,那么你一定会有更大更快的进步。虚心请教,心能容人,这是一个人应有的第二个学问道德修养。就是《论语》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你很高傲的话,朋友(贵人、老师)来了,直接就错过了。

“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是第三重境界。你应该胸怀宽广,广泛容纳接受百家之言,有的人赞同你,有的人反对你,有的人有新的观点,等等这些,你都应该容纳接受,并且只有容纳接受。作为君子,这也是学问道德修养。就是《论语》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清朝遗老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也借用名家词句阐述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先生说,无论任何人,从事任何行业,当我踏入这个行业时,志向高远,然放眼望去,这个行业太广阔无垠了。可是我毫不退缩,努力努力再努力,总是坚持不懈地不断进步,攀登行业高峰。可是这个高峰到底在哪呢?怎么始终就是达不到呢?我继续不断地努力进步,忽然有一天回头看,啊,我竟然已经攀登上行业高峰了!

陈眉公先生、南怀瑾先生转述陈眉公先生(《论语别裁》)、王国维先生,三人所表达的是,分别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的层次或境界。

陈眉公先生说的是学识境界,南怀瑾先生说的是修养境界,王国维先生说的是行动境界。

相关文章

  • 与众乐:不再游离

    苏轼诗集之《宝山昼睡》: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在南怀瑾先生的《论语...

  • 独阅乐不如与人阅乐

    独阅乐,与人阅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阅乐,与众阅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曰:独阅乐不如与人阅乐。

  • 每天一句话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 与众乐,不如独乐

    人生嘛, 殊途同归是理想, 分道扬镳才是实际, 无论天堂亦或是地狱, 路都得个人一步步走。 不着相, 才会活的坦然...

  • 孤独

    孤独 于人群深处, 在众喧之时, 交杯错落之外, 笑语欢声之间, 回首, 繁华与落寞。 光和影, 明与暗。 游离,...

  • 独乐与众享

    艾斯特哈兹·彼得在《赫拉巴尔之书》有言:“一个人看海,是一个样子。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又是另一个样子。”在我看来,...

  • 《孟子》 梁惠王 (下) 第一章

    经典语句: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

  • 自己

    我无法忍受 离开自己的时光 哪怕一刻的停留 也常使我焦灼 多年的流浪探寻 总算与自己相遇 从此不再等待 不再游离 ...

  • 与众简友齐乐

    清晨,薄雾,细雨绵绵;白蛋,乳奶,青烟袅袅;迈步,携囊,行车梭梭。清明假日前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如初来临了。 ...

  • 游离与放纵

    我觉得,自己欠下的时间债,可以绕地球两三圈。在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在同龄人的队伍里,被甩出好远好远。我站在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众乐:不再游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ay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