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得理要饶人,理直也不要气壮

得理要饶人,理直也不要气壮

作者: 三合燕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8-16 20:43 被阅读0次

那天,一家人正开开心心的吃饭,孩子因为有一样特别喜欢吃的菜,就把菜盘拉到自己的面前,挡着说就要吃这道菜,不让爸爸吃。爸爸一看不行呀,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长此以往下去还得了,就责骂了他几句。可能是平时没怎么责骂过,孩子一下子委屈了,就开始大哭,无论家人怎么劝怎么哄就是不吃,说没胃口,吃不下。不吃就不吃吧,那你就坐在那里哭好了。一家人继续吃。

可是他哭的时候态度还不好,边哭边说着些不好听得话,什么就不听话,就不吃饭之类的赌气话。这下惹怒了爸爸。爸爸开始警告,说再哭我就要揍你了。孩子还以为跟以前一样随便说说,继续哭。爸爸真的愤怒了,使出全身力气拍在孩子手臂上,紧接着把碗狠狠地摔到地上,拿起扫帚准备打他。但是没打在孩子身上,而是打在旁边的凳子上。扫帚立刻碎了一地,声音震天。孩子被吓到了,哭的更厉害了。我们其他人也都吓到了。

我知道他在气头上,我不敢说什么,说的话只会火上浇油。我快速的把饭吃完,收拾了桌子。孩子不吃就不吃吧,我把他带到房间里来,让他冷静下,两个人都冷静下。

不一会儿,孩子大概是哭累了,也大概是真的困了,就直接倒在床上睡着了,睡着了还在不停的抽泣,眼角还挂着眼泪。

我把这一幕拍照发给了爸爸,说他刚出院,病还没好,今天一天都没吃饭。

爸爸又开始跟我理论。我没有多说什么,我知道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他现在还在气头上,不会觉得自己有错,是孩子太没规矩,太没礼貌了。这性格都是我惯的,再这样下去还得了。可是我总觉得,孩子千错万错,就不该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责骂。

我有时候也在怀疑,我是不是太心软了,怕他们说我慈母多败儿,可是这是我一个当母亲的最先的知觉。

孩子经常生病,胃口不好,我就希望他多吃几口饭,睡个好觉,有个好身体。至于教养啊,习惯啊,性格啊,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是长时间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就怕始终揪着这些所谓的“道理”不放,然后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开始讲道理,发脾气,一副盛气凌人,理直气壮的样子。

可是这些道理通过这样发脾气的方式,真的能讲明白吗?真的能听进去吗?而且这脾气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跟平时一样的表现,不知道哪次爆发,让人措手不及。

脾气是发了,孩子被吓到了,我心里也不舒服,家里的氛围都不一样了,要好几天时间才能恢复。何苦呢?

我觉得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这样才是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不管是同自己的家人,还是朋友,还是陌生人……

相关文章

  • 有一种胸怀,叫“得理也饶人”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这样教导孩子: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生活中,得理容易,饶人难;理直气壮容易,理直气...

  • 得理要饶人,理直也不要气壮

    那天,一家人正开开心心的吃饭,孩子因为有一样特别喜欢吃的菜,就把菜盘拉到自己的面前,挡着说就要吃这道菜,不让爸爸吃...

  • 有一种胸怀,叫“得理也饶人”!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这样教导孩子: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生活中,得理容易,饶人难;理直气壮容易,理直气和...

  • 得理也要饶人 理直不必气壮

    谚语“得饶人处且饶人”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古时候,有个道士不仅棋艺高超,而且待人和善,凡与别人对弈,总让对方先走一...

  • 谈“得理饶人、理直气和”

    拿我自己做例子来说、我是由典型中国人逐渐变成了非典型中国人。什么是典型中国人:把“以和为贵”挂在嘴边、但内心特别强...

  • 日精进||智慧格言

    智慧格言 学会以简单的方式生活,不要让复杂的的思想破坏生活中的祥和。 理直要气和,得理要饶人。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 为人处事心境品德

    一、为人: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的。知缘惜再造善缘。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 为人之道:得理要饶人,理直气更和

    人说,经验是需要累积的,人生阅历是需要累积的,同样待人接物也是一样。 前段时间听朋友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朋友...

  • 理不直气也壮

    不论生活还是工作,碰到一点事,总是先检讨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够。可经常碰到的某些人,却是理不直气也壮,一套...

  • 理不直,气也壮

    馆长又一次和我们说到续费,去她新馆上课的意思时,我终于忍不住冲口而出:“去新馆,我每个月路费都要近两百元,再加上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理要饶人,理直也不要气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il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