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遇到事一定要先找自己的问题,学习是提高自身的,不是用来评判别人的,有个通病,总是学了各种知识精进,就会看周围的人都不顺眼。
拿着学到的知识标准去丈量别人,总觉着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老想去改造他人,这天天生气,孩子的气,生另一半的气,生同事、领导的气,生原生家庭的气,就是怨气很大。
因为我们存了傲慢心,想要去控制改造他人,学习是干嘛的?是来修身的,精进的,修自己的身,精进自己的,千万不要拿它来修别人的身。
没有人是想被管的,被管是没有尊严的,也没有人是因为管教才好的,除非是他自己想变好,他才会真的好。
我们把学习方向走反了,只要自己学了什么,就认为自己比没学习的人智慧了 ,立马把学来的东西,套在他人身上,横竖看别人就是一身毛病,认为老想去帮助别人改正纠偏。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老是以傲慢的姿态和孩子交流,“要听话,好好学习哈,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孩子稍有逆反,傲慢心就出来了,“是不是翅膀硬了,说的话不听了”,给孩子一顿恐吓,把你经济断了试试看。
生一份怨气,就损一份福气,想改变一个人,不是靠骂,也不是靠打,而是靠爱,无条件的接纳他真实的样子,要用行动去影响他,先把自己做好榜样,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影响到身边的别人改变。
一个名人的碑文写着:“很小的时候,我立志要改变世界,长大了,我发现改变世界很难,那就先改变自己的国家 ,后来发现改变国家也很难,那就先改变自己的小家(改造家人),后来到了一定年岁发现,还是先改变自己容易,自己变了,一切就跟着变了”。
学习是让自己增长智慧,傲慢转为谦虚,有才转为有福,有智慧就没有烦恼了,智慧的人什么都能看明白。
烦恼大都是从想不通开始的,通了就没烦恼了 ,读那么多经典圣贤,就是让自己活得通透觉悟,不活在烦恼里,同一件事,换个心态换个角度,结果就不一样,正念养福气,怨念损福气。
把身上的怨气、怒气、脾气、傲气,通通去掉,心就清静了,也开悟了。
身上没有怨气了,整天活得乐呵呵,身边的人也受影响,愿意多亲近,也愿意多听你的话,福气就来了。
福气来了就能心想事成,把自己的生命状态活出最好,目光不总是盯在他人身上,向内看自己,不知不觉身边的人也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
不存傲慢心,不存控制心,常常修谦德,心存善念,多种好种子,转念改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