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丰富多彩,甚至有点让人应接不暇。
我们可以在网上看自己关注的博主的知识输出、可以自行在各类网站或者APP搜索,也可以通过看纸质书或者电子书获取知识。
但到头来慢慢会发现自己还是会陷入一个怪圈:“为什么我们即使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只是停留在“懂得”这一层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做到”。
学到了 ≠ 做到了。
以读书举例:
1.当时觉得令人顿悟的知识点,事后合上书可能转眼就遗忘了。
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相信大家很多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触:遇到某个知识点,当时瞬间感觉自己顿悟,受益良多,感慨万分。
但合上书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不久该知识点也就越来越模糊,随后逐渐遗忘;
2.书中学到的知识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运用起来。
一本书读下来,可能有印象的、有感触的点就那么几个,同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加以运用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针对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
1.读书的过程中注意做笔记。
即学会如何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有感触的知识点,可以随时记录笔记,笔记可以是好句摘抄,也可以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感悟等。
2.对抗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类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所以在学习完之后要及时、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毕竟子曾经也曰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注重并且敢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实践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逐渐进步。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小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