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排版真的难受,为什么段前没有隔两个字,看着好别扭。
每一段间距问什么这么大,不能自己调吗?直接用Word排好版粘贴上去,多好。
现在的人写东西很少有一写一大段的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肚子里墨水变少了,比如我——我现在就在瞎扯淡,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前言不搭后语。写文章要求整段有连贯性,每一段就是一个中心意思。可是我哪有那么多的才华,我能想到一句就不错了。写完之后隔一段,加个图片,一篇似模似样的文章就完成了。
提到插图,我又有一个疑惑: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文章里插图的呢?仔细想想,应该是从报纸里学来的——小时候认字不太多,看大人的报纸看不大懂,主要就是为了看上面的照片,夸张的似是而非的照片。看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那时住的还是老房子,天花板都是用旧报纸糊上去的。白天有时赖在床上不想起床,就学大人枕着双手,翘起二郎腿,看天花板上的报纸。有各种当时明星的照片、有一些房子车子,车子是四脚朝天的、还有一些一本正经的人像;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花花绿绿的广告,服装、招聘、寻人启事、以及各类夸张的保健用品。那时我就觉得报纸上穿着暴露的女模特很好看,常常一看就是半天,现在想想也真是可笑,不知道我是从小好色,还是我天生就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毕竟古希腊的艺术家对美妙的胴体是非常赞美的。
但是我还是不大赞同不管写的什么文章,都要在文章插图的。个人理解插图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博人眼球,这个无可厚非。我辛辛苦苦打这么多字(当然大多数都是废话),你连看都不看我一眼!顿有怀才不遇,之音难寻之感。怎么办呢,加个性感的美女博人眼球吧,什么!性感美女不让加了?简直天理不容,这不是阻碍人们追寻美的脚步嘛。只能加一些其它照片了。下图是博人眼球的照片。可是图片好看归好看,最好不要多,要不然读者看了你的文章,哈哈一笑,旁人问他“你笑什么?”“这篇文章真好笑。”“写了点啥?”“不知道。”这不是耽误事儿嘛。

还有一种是以图释文或者以文释图,意在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无可厚非,只要分清主次即可。能用图片说清楚的,就不要打文字说明;相反,能用文字说清楚的,就不要画蛇添足,再多加无畏的照片了。一大堆文字下面,又配了很多图片,我身为读者,搞不清楚我在看什么,会感觉很累的。
今天又说了一堆废话,不知道哪位专家说的(主要是懒得查资料):人生命的意义就是每天废话连篇,让生活变得没有意义。如果有谁不幸看到我的大作(废话),那么恭喜他又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生命的意义立刻得到了体现。又不知道哪位学者说的:浪费他人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这句话大家都说是鲁迅先生说的,可是我在鲁迅全集中没有找到这句话)。我虽然谋财害命,但我还是很穷啊,希望我不要浪费警察的时间被抓起来,阿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