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刷书。原因是看二年级闺女写作业,一直到现在才结束,实在没有心情再写文了。
看作业的困难点在哪呢?因为父母的期望和孩子能够达到的程度差别太远了。
父母头脑中都是理想模型,孩子积极主动认真聪明专注,放学回到家,走到书桌旁,放下书包,拿出作业,全神贯注开始作业,心无旁骛,心无杂念,一会作业就完成了。
可实际上呢,孩子回到家,这瞅瞅那看看,在催促中开始作业,写两个字要削铅笔;给作业相面,惜字如金,看半天才写两个字;对着写话本,大声喊,我不会做,刚才商量半天的结构写法完全置之不理;一个虫子要大惊小怪,一会扫一眼;没事一天才上两趟厕所,写作业这会就屎尿不断……
这就是理想和实际的区别,父母再干吼两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可人家毫不理会。把巴掌举在半空,突然醒悟了这是亲闺女,而且已经0202年了,不兴棍棒教育。再说,书上说了,父母懦弱无能才打孩子的,我怎么能走到打孩子这样坏父母的行列里呢。
放下来又不甘心,打下去又下不了手,内心真是万马奔腾,怎么做个父母这么难呢?
再对比“别人家的孩子”,乖巧听话,顿时失败感油然而生。仿佛做不好作业的已经不是孩子,坐在那里的居然是无力的自己。
这边暴跳如雷,那边孩子又一脸委屈,满眼泪花,显得如此的无助,如此的可怜。一股强烈的父母之爱又生出,泛滥,不就是个作业吗,咋能给孩子整成这样呢!
作业不能不做,于是调节情绪,整理表情,再拿出爱的武器,和孩子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对付作业。
只是,过了一会,上面的一幕又重演。
作业,真的有这么难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