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家人一起去了钱塘江边,天气晴朗,但冬天的阳光没有温度,江边风不大,但也吹得人脸和耳朵生疼。这个时候没多少人在这边玩。我们在江边走着,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座塔,塔不高,下半部分被树遮住了,只探出了个尖尖的塔顶。出于好奇我提议去那边看看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74362/26fa59ee0dcd1e4b.jpg)
获得大家一致同意后,我们朝塔那边走去。不久我们来到塔下,仔细一看,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六和塔。闻名不如一见,原来这塔在钱塘江边。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74362/a30581da33e5463b.jpg)
六和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赞宁两禅师建议,在此建九级高塔以镇江潮,取佛教六种规约命塔为六和塔。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因兵火被毁。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改六和寺为开化寺,亦用寺院之名而名开化寺塔。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智昙禅师重修,改九层塔为七层塔。隆兴元年(1163年),重建六和塔,共七层。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倭寇入侵杭州,塔遭破坏;万历年间(1573—1620年)大规模修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李卫再作大规模整修,历时两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南巡来杭登塔游览,七层各题匾额,并题诗联;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塔遭兵羹,外廓木廊损坏严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作大规模修缮,重建十三层木檐廊。
另外关于六和塔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钱塘江龙王有关。古代的钱塘江龙王性格凶暴,经常兴风作浪,淹没家田,殃及百姓。渔童六和的父亲被江潮淹死,母亲被江潮卷走,六和非常悲痛,所以整日投石镇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服软,以金银财宝与六和讲和,从此,钱塘江的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康的生活。百姓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取名六和塔。也称为“六合镇江”。
另外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与六和塔也颇有渊源。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鲁智深与武松突然听到钱塘江上潮声雷响,以为是战鼓声,鲁智深准备出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自己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了。鲁智深死后,林冲在六和寺病死,武松在六和寺出家,直到八十岁善终。
很多人只知道杭州有雷峰塔,而不知道杭州还有六和塔。有机会可以去六和塔看看,江边风景很美,尤其是在六和塔上看夕阳下的波光粼粼的江水。让人流连忘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74362/7accd9d83006b40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