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无聊是现代最糟糕的酷刑。
有时我们很难意识到无聊的恶劣和痛苦,因为我们生产出了很多东西来克服无聊,我们沉迷于聚会、酒精、手机等事物,害怕无聊被唤醒。
但是,总有些时候,我们清楚知道它的存在,我们憎恨它,我们因浪费时间而懊悔。
其实,“如何打败无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但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承认无聊存在,然后无论做什么,投入其中。承认它,直面它,享受与它切磋,用魔法打败魔法。
看到“用魔法打败魔法”这几个字,我马上联想到罗德曼很早演的一部电影上一句台词“疯子要用疯子去对付”。
确实,人们在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在对抗“无聊”。
虽然不想承认,那些冠之以好像是很正面的名词“学习”、“阅读”、“练习”,首先是为了对抗“无聊”。
大脑乃至整个身体的运作方式就是省力,那么坚持自律,一天到晚做一个动作明显就是反人性的。顺从人性,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岂不是好?
但,人们偏偏不想如此,于是就发明出了名词:“颓废”、“摆烂”,甚至是“无聊”。大家都知道,时间并不会优待特定人群,是非常公平的,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一年365天。看到有的人同样的时间段内,经历精彩程度远高于自己,就不淡定了。
因此,人人都害怕唤醒“无聊”,生怕浪费了时间而一事无成,这里并不是说要做点什么有价值的才不是浪费时间,只要是有事做就行,起码不会“无聊”。
呵呵,出门闲逛,找人喝酒,吃饭,美其名曰社交,解释为不能因为自己颓废而和外界断了联系;即便不出门,也要学习阅读,用精神和外界联系,高阶一点的就是要产生价值,让自己有成就感。实际上呢,不想无聊到让自己懊悔。
正如上面所说,仅仅是为了对抗“无聊”,有太多的方法可以,可问题是心中依然存留着这样的词,要怎么升华呢?好像空气无处不在,人们也不能没有空气,而人们却忘记了空气的存在,只有在窒息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呼吸空气如此重要。
我的意思就是,只要停止一切活动,甚至于原有的活动没有翻新,就会唤醒“无聊”。只有让自己升华了,让无聊不再占据在大脑中的某个地方,不再占据一席之地,才有机会获得更多。
用魔法打败魔法就此出现,承认无聊是存在的,无处不在,直面它,直到如空气般遗忘它,除非极其特殊的场景之下才会反应过来,无聊其实并没有走。承认并且接纳,与之周旋,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意识不到其存在。
没有了恐惧,遗忘其存在,就不会为了对抗无聊而去做事,让目的更为纯粹,那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才不会时不时冒出来,让自己无法晋级,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