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

作者: 夫子凡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8:51 被阅读0次
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对于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即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的。

在人生的某个时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在心理上很少能够拜托原生家庭的影响。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拜托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

大多数人,一旦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又会变得像以前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状态一样,虽然他们的内心并不希望自己这么做。有些人仅仅是为了和平地融入原生家庭的氛围。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感情,按照父母的吩咐行事,不希望把事情搞砸。还有一些人的所作所为故意与父母的期望相反,他们永远是叛逆者。还有很多人希望跟原生家庭划清界限,他们成年之后,往往在感情上跟原生家庭比较疏远,很少返回原生家庭,也很少和原生家庭的成员联系。这些关系模式都证明: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原生家庭的成员保持亲密联系,同时又在心理和感情上保持独立的自我。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就像是一台构造非常简单的机器,因为它是由几个最基本的“齿轮”组成的。但是,它似乎又包含了说不尽的内容:这些“齿轮”是由数不清的各种“弹簧”驱动的,按照许多奇特的原则相互发生作用。

每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个性紧密相关,而家庭中其他成员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也与他本人的个性有关。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制造平衡与不平衡的方式都会影响所有成员的整体健康状况与幸福指数。

每个家庭、每种关系中都有其内在的规则。分为可以明白讲出来的显规则和隐含的潜规则。潜规则是不能公开承认或讨论的,一旦有人把潜规则公开提出来,即使它最坚定的拥护者都会予以否认,例如一些家庭有这样一条潜规则,家庭成员不能发怒,但可以抑郁。

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焦虑会让人感觉到虚弱无力、容易受到伤害。大多数人都学会了有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躲避焦虑,例如有时候我们宁可选择抑郁或偏执,也不愿忍受焦虑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方面需要亲近感,另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欣赏和爱;但同时也需要独立,自主,自由和自决权。这两种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需求贯穿我们整个一生,随着我们生活环境和人生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双方关系往往表现出一方想要亲近些,扮演追逐者的角色,另一方则试图疏远一点,扮演着疏远者的角色。而这就是原生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当两者中有一方不稳定时,就会打破平衡状态,从而原生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要改变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关系。

而在有矛盾纠纷时,根据处理方式就出现了顺从者,反叛者,攻击者和断绝者。当家庭成员之间自然形成的差异变得令人不安时,总有一个或几个成员站出来,要求大家协同一致。除非某个家庭成员的自我意识足够强烈,否则他们往往会用以上四种方式中的一种做出反应。相反,一个健康的,运行良好的家庭应该能够容忍家庭成员之间的许多差异。良好,健康的家庭成员会认为成员之间的差异是有趣的,正面的,还会利用这些差异进行相互激励,共同成长,而不是害怕差异。

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原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鼓励我们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同时与别人保持亲密联系。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在同一个时期只能做到上述内容的一个方面。我们要么顺从他人,以维持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要么切断自己与他人的联系,以求做真正的自我。

我们受原生家庭的处事方式影响,而这处事方式有来自于家庭成员之间因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和纠纷。那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对待这些差异的态度呢?

首先我们为什么会因为差异而产生纠纷。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平衡好自己与家庭的关系,是一种融合状态,家庭的情绪氛围会感染你的情绪,总认为别人能够理解自己,自己对别人也很了解,陷入一种共生或寄生的泥潭中,你总是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事实上这是种病态关系。而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要从其中分化出来。

一个情感上成熟的人,不仅应该能够在感情上与别人接近,而且要做到不被别人的意见,需求和评价所左右。这就是分化。

我们该如何做呢?要做一个具有目标指向性的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能确定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可以自己选择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受别人否定或赞许的影响。能够区分思考与感受,我们的个性与情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与感受。

一个家庭分化的程度越高,家庭中所有成员就会对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负责,并且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和感受的创造者。

如果你无法摆脱家丑,那就欣然接受吧!

不断分化,超越原生家庭!

超越原生家庭

相关文章

  • 超越的第一层

    超越的第一层: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生长环境。 其实,说说原生家庭的事,以前一直以为,只是像我这样的原生家庭,或者是...

  • 《超越原生家庭》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是关于家庭关系的书,它的名字叫做《超越原生家庭》。作者是美国的罗纳德?理查森,(...

  • 超越原生家庭

    更喜欢阿德勒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变命运。 不幸的经历,并...

  • 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家里的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在这里...

  • 超越原生家庭

    时间:2019年8月10日 开始阅读 我在网易蜗牛App上免费阅读,每天免费2小时阅读时间。 乔治城大学的莫瑞·鲍...

  • 超越原生家庭

    时间:2019年8月10日 开始阅读 我在网易蜗牛App上免费阅读,每天免费2小时阅读时间。 乔治城大学的莫瑞·鲍...

  • 《超越原生家庭》

    一、原生家庭的运行模式有哪些? 1、亲疏关系模式 亲疏关系,就是人们对亲密感的需求程度。夫妻间的“亲疏需求”是一致...

  • 《超越原生家庭》

    《超越原生家庭》 顺从:夫妻关系中“顺从”的人为了达到一致的效果,常常装作差异根本不存在,顺从者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和...

  • 《超越原生家庭》

    反叛的人:我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反叛者在与社会中其他人保持较近距离同时行为上有具有一定的反叛性。对于反叛者来说“独立...

  • 《超越原生家庭》

    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它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惧,会让人感到虚弱无力容易受到伤害,大多数人尤其儿童都会竭尽全力避免焦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原生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q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