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阳光逐渐变得灼热,夏天来了。心情也跟随了天气变得烦躁而抑郁。今天的状态还是没有很好,早上八点半本来准备起床了,想想起床没什么事情好做,又睡了一个小时,做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不愉快的梦。(一千块的键盘真是让我爱上了打字)
昨天说到了什么是优秀,为何要优秀,什么是自由。
我自己的,名校本科出身(南京大学)、毕业就创业的经历,恐怕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法体验到的。如果我们把名校这样的背景定义为世俗意义上的优秀,那么我其实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但这样的背景并没有持久地带给我幸福和满足感。那么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让我想到了哈佛TalBen Shahar教授的幸福理论,幸福是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如果你的幸福线本来就很低,那么就算你能获得“哈佛终身教授”的身份,你狂喜一阵子,还是会回到很低的幸福水平。如果你的幸福线本身就很高,就像《美丽人生》里的爸爸,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仍然能够想办法让孩子和妻子幸福。为什么他能够在集中营的背景下仍然维持幸福水平?看到他有多努力吗?跟孩子一起创造了另一套世界观来解释所有的悲惨处境,游戏、表演、竞赛。
如果说我们怀疑自由、优秀这些东西是否是理所应当的。那我们是否能够认可个人幸福是理所应当的呢?我们是否认可,终一生,人不过是在追求幸福,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还是找对象,都是为了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人生目标。
如何获得幸福?有一个理论是,我们年轻时要放弃一些享乐,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等到事业上了轨道,社会关系稳定了,幸福自然就来了。我之前觉得这个逻辑是不对的。一方面,以功利主义的,“最大的利益”为目标本来就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你永远没办法计算清楚,你放弃的享乐与未来得到的快乐,哪个更多;另一方面,你目前放弃的快乐,并无法保证以后你就能够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如果你现在不幸福,以后就会幸福了吗?(我想很多人用以后会幸福来麻痹自己,但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思考。)
现在再来看这个理论,我有了更多的认识。重要的不是现在放弃享乐与日后的幸福的交换。而是现在放弃快餐文化、泛娱乐的、奶头乐似的兴趣和习惯,以获得更高的、稳定的幸福水平。这是需要努力去达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书呆子”似的学习,或是苦行僧似的自我折磨的工作。而是结合了热爱与努力,往专业或兴趣更深处去探索,把工作完成得更好,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努力地恋爱,让自己在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情绪体验。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这是我们在年轻时需要放弃享乐的原因,为了不让自己在中老年时仍然停留在相对低的幸福水平。
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日记,找到你喜欢做的事情,努力去做,获得成绩,获得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