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9109/6f8b89523ee55fa9.jpg)
邻居是一位独居的女孩,平时很少做饭。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邻居家里没什么食材,所以封闭那天起我家就开始给她送饭。她非常感激,小区解封后,她在网上买了菜,分了好几包给我们。
里面大多数是家常菜,但里面的鲍鱼我们从来没做过,也没人会做。
于是在网上找了鲍鱼的做法,做法不难,但清洗起来却非常麻烦,要用刷子一只只仔细地刷,任何边边角角都不能放过,单单清洗就花了一个小时。
晚饭吃得差不多时,我走到隔壁问她,味道怎么样?她说,很好吃,这都是你做的吗?太厉害了!
我下意识地说,对,我很喜欢做菜。
其实我心里想说——我家里从不吃鲍鱼,今天是我第一次做,清洗了一个多小时,感觉好累,以后别买了。
但是我表面仍然云淡风轻,一直夸她买的鲍鱼非常新鲜,她大概觉得我乐在其中。
讨好型人格
工作之前我的脾气完全像个孩子,说话直接,别说讨好,做事做人从不顾别人的感受,说翻脸就翻脸,就算得罪人也毫不在意。
要说我性格中的讨好型人格,是在现在的这家公司之后慢慢形成的,因为工作成绩一般,所以从内心来说,总是害怕被上级斥责。
几年后,我发现我变了,慢慢地,我开始隐藏起性格中孩子气的那部分,话变得很少,总是面无表情,工作时也总是尽力表现出好的一面,努力扮演好人,不管别人有什么要求,我从来不会拒绝。
另一方面,我非常害怕冲突。不敢表露真实的想法,因为心里总是怕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会得罪人,别人会生气。
其实,谁会因为你的三言两语就生气呢?大多时候,一转身就忘了。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
知乎用户@风墟 认为,讨好型人格的一个特质就是敏感,心思往往超乎常人地细腻,对于别人感受与想法的极其具有洞察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如果是与生俱来,那我在大学里的表现怎么解释?
在步入职场之前,我从来不害怕冲突,也从不收敛自己的坏脾气。
我认为,不管是讨好型人格,还是敏感细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求生欲。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就是求生欲,求生欲都是源于心里的某种恐惧。
回避冲突
知乎用户@风墟 认为,讨好的性格源于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因此避免一切可能会引起和别人的争吵发生的事情,本能地逃避和别人冲突。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总是很轻易地就妥协。究其原因,仍然是因为害怕和别人起冲突。
哪怕是遇到很不公平的对待,我经常“怂且愤怒着”,一方面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另一方面心里已愤怒到了极点,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生气。
有时,同事们起点小争执,嗓门大了一些,我就会马上逃离,尽可能走远回避。
接受现状 积极改善
关于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知乎用户@风墟 也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认清自己不再是个孩子,我们已经长大,不用依附任何人,也可以照顾好自己;第二,一味追求别人对我的关注毫无意义;第三,尊重自己的任何需求,勇于提出。
前阵子电视剧《女心理师》中,心理师问来访者,同事让你帮忙做20页的PPT,你当时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愿意还是不愿意?
大家心里的第一个念头肯定都是不愿意的,对吧?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正视自己的心,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至于拒绝别人时怎么操作,可以通过学习阅读,也可以通过实际演练……方法千千万万,只要我们想做,就可以做到。
最后,正如@风墟 所说,讨好型人格往往心思非常细腻,所以,大可不必厌恶性格中的讨好型人格,就当做我们性格中的一个烙印,正如破镜无法重圆,哪怕我们无法完全抹灭掉这个烙印,但不影响我们带着这个烙印美美地生活下去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