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没有野生狮子,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呢。大部分传统建筑门前,无论是各地的王府、衙署、宅第、陵墓等等我们都能见到一对石狮子的身影,它们伫立于门外两边,雄狮居左,雌狮居右,侧首蹲坐,凌厉地注视着前方过往的每一个人,俨然威震八方的守门神。
我看了看网上大概有几种解释:
根据《穆天子传》(晋·郭璞注)所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西域一事,其中提到有“狡貌野马走五百里”。郭璞注: “狻猊,师子(狮子)”,如此可推断,周穆王在位离今3000年之前便有“狮子”的记载,称为“狻猊”。汉代初年成书的《尔雅·释兽》中记有“狻鹿(猊),如猫,食虎豹”,更明确地说明当时人们知道除了虎豹猫狗以外还有一神乎玄乎的异兽,并名之为“狮”。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即“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友好关系,原为“殊方异物” 的狮子才正式被中国人所认知。《汉书·西域传》“乌弋”条说明乌弋(乌弋山离国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位于西亚伊朗高原东部古国)有“师子”,颜师古注:“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
两汉时期,狮子以“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国,司马彪《续汉书》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拔。”;另外《后汉书·章帝纪》记载,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符拔、师子”。到了唐代时期,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西域狮子更多地入贡中国。
根据《旧唐书.西戎传》,中亚康国“贞观九年,又遣使贡狮子,太宗嘉其远至,命秘书监虞世南为之赋”,这便是《狮子赋》:
佛教中的狮文化 其实,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说法可谓俯拾皆是,《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 狮子在佛教文化中地位非常高,常用来比喻最有威望的人,譬如《大智度论》曰:“佛为人中狮子, 佛所坐处若床若地, 皆名狮子座。” 此外,还有著名的“狮子吼”,《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 唯我独尊。”《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也提到,佛家诵法时“ 演法无畏, 犹狮子吼, 其所讲说, 乃如雷震。” 另外,狮子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坤舆图说》描绘:“狮为百兽王,诸兽见皆匿影,性最傲,遇者急俯伏,虽饿食不噬。”人们见识到狮子王者的威仪、加上狮子在佛教中的文化含义,无不象征着威望与力量,因此普遍认为狮子能够驱邪御凶、守护人们的安全。
狮子在中国盛行”的判断:
1、佛教传播
2、皇室炫耀,民间随之追捧
两个主力因素,带动狮子文化在中国的盛行
有趣的是,狮子地位比老虎高,有舞龙舞狮,没有舞老虎的,看门的是石狮子,不是石老虎。
与中国的文化有关:客以外来为贵,物以外来为稀!开始虎狮一个级别,后来慢慢发展成狮更胜一筹,因为老虎家里有,不适合显摆,不适合炫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