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的错位
——观摩课后的一点反思
一天的观摩课下来,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非常地充实。八位老师的课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都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正如陈老师所说,把学生推到舞台中央,指导学生阅读、思考、体验、感悟、展示发现。课堂不是老师展示才华的舞台,但是体现的却是老师的语文功底,语文素养和教育理念。
因为是大赛课,总会评出个优劣。评价的具体的标准是什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管课怎样设计,一定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准,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上午四节课。有两节,我们几位老师认为,不管是从课堂的设计还是从教学的效果来看都是不错的。特别是《狼》的执教者,初读感知环节,老师泛读,声情并茂,以故事的形式初步理解课文,及时回答问题,概括故事情节方法比较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一到四段尝试以狼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设计比较新颖。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由此完成学习目标——狼的诡诈。
在“趣读”环节,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两人一组思考狼的心理,比如说缀行甚远为什么?狼在想什么?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为什么不敢向前,他们在想什么?联系上下文,出爱么狼的心理,展开想象,写一段两只狼的对话,同桌合作完成。由于有上面的情节的理解为铺垫,学生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回答精彩纷呈,博得了阵阵掌声。
另一节课是经典课文《纪念白求恩》,教师引导学生在年读的基础上理解。整个这几分为默读、跳读和精读。每一步多给学生相应的,精准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章可循。
在上午回宾馆的路上,我们觉得应该是《狼》的执教者分数要高。但是结果却大跌眼镜。在上午的四节课中,仅仅是第三名,这是为什么?这颠覆了我们的对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原因是这节课名次靠后呢?现在想想也许是这位老师在设计上还有些欠缺。比如说,在第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已经很出色了,已经理解课文,结果老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文言词会又通了一遍。这可能是没有及时的变通,没有“备学生”。再则,如果不是老师声情并茂的读书、理解而是教给学生,可能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最好是听听专家的评课。我们毕竟不专业。《纪念白求恩》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即使有了问题,老师也不急着抛出自己的看法,而是采取兵教兵的方式解决。该老师把生字词的处理和课文的理解结合的天衣无缝,真的是行云流水般的方法,这大概就是得高分的一个原因吧!
经过今天的观摩,可以发现:我们的课堂都大体是以读促教。就环节而言,有以下几个环节:精彩的导入,精确的目标,目标下的初读梳理,再读感悟,精读品析,课堂回顾,拓展助读。要有优美的板书,书生的琅琅,小组的合作。最主要的是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只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欲望,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便可以称得上一节好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