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逃离北上广?你只是不知道生活的真相

逃离北上广?你只是不知道生活的真相

作者: 鱼书寄泪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22:37 被阅读0次

——读《瓦尔登湖》有感

你有多想逃离北上广,这本书就有多令人神往。 

一百多年前梭罗逃离家乡,隐居湖畔,只为一场透彻的精神洗礼。

本书主要讲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湖畔,耗时两年多,进行了一次“生活实验”,以证明人类可以多大限度地摆脱物质生活的桎梏,追求生活的本真和心灵的自由。他认为,生活不应该是一项盲目跟风,疲于奔命的苦差事,而应该是一场自由自在,趣味盎然的游历。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摆脱随现代文明而来的物欲与喧嚣,寻回生活的真谛,艺术地生活,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梭罗用诗意又富有哲理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在湖边的隐居,简化物质生活,得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从而让生活变成一段赏心悦目的旅程。

第一,梭罗认为,生活不应该是一场苦差事,而应该是一场趣味盎然的游历,我们完全可以简化生活,摆脱羁绊,在谋生之余,寻找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梭罗做了一个生活实验,跑到一个湖边去生活,自己盖房子,种地一切靠自己,就是要看看,维持我们所说的生存,到底需要多少钱。通过这种像隐居似的生活方式,来反思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固有思维。结果他发现,其实只需要很少的物质和钱,人就可以生活:每年大概只需要工作六个星期,就能保证生活的开销。简化物质生活,带来的是劳作的减少,这就有了很多时间,可以阅读思考,享受自然和人生。心灵自由,并不需要那么多钱,也并不那么难。

第二,梭罗从这个生活实验里,进一步思考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

维系生命,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机体热量,而保持机体热量的必需手段,不外乎如下四个方面,那就是食物、燃料、衣物、住房。这四样东西,本来都可以很简单,但人赋予了这些东西太多的奢侈、享受方面的功能,这种过度的追求,还成了一种习惯和时尚,而且更讽刺的是,人类的文明,就是因为不断把这些习惯和时尚,渐渐放大、积累,才形成的。梭罗还悲叹过职业的固化,人类因为要谋生,套上了职业的枷锁。自己的时间,都被工作支配,然后挣钱去买那些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连人身自由都成了奢望,又怎么能有精神解放和心智自由呢。

第三,关于人类的文明和制度,梭罗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答案与核心还是一样:根源在于逐利,在于生活的手段堕落成了生活的唯一目的,在于个人的逐利观念成了群体的社会意识,在于永无止境的复杂生活要求让人彻底丧失了自由,永远迷失了自己。梭罗在书里发问说:难道我们就该永远琢磨如何让这类东西更多,而不在偶尔之间满足于更少?我们不妨安静片刻,略做尝试,看看在自己的生活里,真正的必需品到底是什么,到底有多少?而为了这些东西,我们做了哪些付出,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到底是我们占有了这些东西,还是这些东西占有了我们?

第四,虽然日子清苦,但是,书里展现了梭罗在精神上,是非常满足和快乐的,在湖光山色中,把日子过成了赏心悦目的旅程,他还完成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做了很多在碌碌庸庸工作中干不了的事情。

在湖边住的这段时间,他完成了追忆哥哥的作品《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简称《河上一周》;思考了政府的意义、个人的权利、公权跟民主的关系,写出了著名的《非暴力抵制》,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此外,梭罗还写了二十多万字的湖畔隐居日记,并花了7年的时间整理完善这些文字,这就是《瓦尔登湖》。书中梭罗对瓦尔登湖区风物的种种记录,还成了科学文献,是美国地理和气象方面的珍贵资料。

我有段时间极度痛苦,每天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到底应该要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每天经历的一切是真实还是假象,如果是假象,那我又在这种假象里欺骗自己多久了?但是始终不得答案,我太忙了,而且停不下来,终于心里的痛苦反映到了生理上,老师说是身体在和我沟通,她在叫停,这种超负荷运转已经超过了我的最大承受能力。我对自己的期望极高,但自己达不到,于是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其他情绪问题中。梭罗的书为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思路。每天花极少的钱就可以换来极大的幸福,追寻内心最真实的快乐才应该是我们所最求的。

由于译本和原文还有一些差距,所以打算花3个月的时间再把原文读一遍,有其他感悟再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离北上广?你只是不知道生活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ts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