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冒名顶替,扼杀了寒门子弟打破阶层壁垒的最后一丝希望

冒名顶替,扼杀了寒门子弟打破阶层壁垒的最后一丝希望

作者: 徐崇杰的文字铺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21:39 被阅读0次

1.      陈春秀

她叫陈春秀,今年36岁。

山东冠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

16年前,一心苦读的她,高考意外“落榜”。

2004年10月,没能等来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她只身前往几百里外的烟台打工。

这16年间,她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尝遍人间的辛酸苦楚。

但是,这16年间,不论是在田间劳作,在食品厂加工食物,在电子厂加工镀膜镜片,在拉面馆当服务员,还是在幼儿园哺育花朵,她始终忘不掉自己的大学梦。

2020年5月20日这一天,参加完成人高考的陈春秀,打开学信网,查询学籍信息。

打开网页,她愣住了。

学籍信息上清晰显示:

她已经在16年前考上山东理工大学,并且顺利毕业!

这一刻,她才知道,16年前的她已经考上了大学。

却被人冒名顶替,偷走了本该属于她的人生。

她在电脑前,伏案痛哭。

2.      一个父亲

他是陈春秀的父亲。

老实巴交,讷于言语。

一生务农,家徒四壁。

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

他做了决定:谁读书好就供谁上学。

最后,成绩优秀的陈秀春得以继续读书,她哥哥只能外出打工。

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没有自私地让所有孩子都辍学给家里增添劳力。

更没有重男轻女。

他说:“要是女儿能上了大学,就算是砸锅卖铁借钱,家里也会让她去读。

结果,才考了303分的陈艳平冒名顶替了546分的陈春秀,偷走了她的人生。

当愤怒的陈春秀找到当地有关部门,想查询自己的高考信息时,对方却告知光有身份证没用,必须提供其他的身份证明,证明她就是“陈春秀”。

嚣张的为恶者,为所欲为,可以任意篡改身份信息;善良的受害人,寸步难行,必须证明“我是我”。

什么世道!

3.      黑幕重重

那么,到底是谁操盘了这一切?

冒名顶替者陈艳平已经是当地乡镇审计所的公务员,用着“陈春秀”这个名字。

她说,不是她曾经的商务局干部、下海经商坐拥数家公司的父亲,不是她当审计局局长的舅舅,都不是。

而是她的舅妈,花了2000元找的中介!

如果你要想找她舅妈当面对质,对不起,她已经去世了。

想要真相,你们自己去问啊。

人死为大,你们还想掘墓鞭尸不成?

你们这群灭绝人性的网络暴徒!

好,姑且相信,这一切罪恶都是你已死的舅妈一人所为,与你富贵的爹、权贵的舅无关。

那么请问这些传说中的“中介”到底是何方神圣?

到底是谁联手偷走了陈春秀的人生?

从就读的高中,到当地教委,再到录取的大学,这一道又一道关卡,只用一句疏于注意就能搪塞吗?

有关部门难道不需要彻查吗?

还是说,同僚情深,下不了手?

4.      卑劣的人性

时至今日,冒名顶替的陈艳平依然没有道歉。

我就不明白,顶着别人的身份学习、工作、生活这么多年,每当有人叫你一声名字,就是一次灵魂的煎熬啊,良心不会痛的吗?

也许这种人的躯壳里,早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良心。

只剩了行尸走肉。

事情曝光之后,竟然还有冒名顶替者的同事认为是陈春秀过分了,指责她这是要毁掉冒名顶替者的人生。

到底是谁毁掉了谁的人生?

这是什么奇葩逻辑,颠倒黑白,灭绝人性!

再来说说山东理工大学。

至今没有一句道歉。

事情曝光之后,学校注销了“陈春秀”的学籍。

陈春秀认为自己考的大学,凭什么就这么注销了,要求重新入学,想圆自己的大学梦。

学校冷冷的一句“无此先例”,就将陈春秀拒之门外。

直到舆论汹涌之下,山东理工才改口说愿意帮她实现这一愿望。

说实话,陈春秀重读大学已经没有意义。

即便能重返大学校园,她又怎么追得回16年的青春,被篡改的人生。

但是,读不读是陈春秀的事,山东理工一开始不该如此粗暴冷漠。

哪怕拿出半分你们兄弟院校对待“国际友人”的关心与爱护,也不会是这个态度。

5.      寒门不易

不管高考如何遭人诟病,我始终认为高考是寒门子弟最后的公平。

12年寒窗苦读,一朝鱼跃龙门。

这是寒门子弟改变人生,打破阶层壁垒的最后一条路,甚至是唯一一条路。

就连这,你们竟然也要剥夺,你们竟然也忍心剥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2018年至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公布清查结果,其中有242人被发现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

这是被清查发现的,没有发现的又有多少?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竟然发生如此恬不知耻之事,毫无礼义廉耻,简直愧对先人。

但是,真的只有山东发生了这样的事吗?

全国又有多少寒门子弟被权贵们卑劣地攫取了人生?

谁能为这些寒门子弟发声?

他们根本就没有发声的渠道!

激不起一点浪花,一丝涟漪。

只能在沉默中吞咽血泪,默默走完自己灰暗的人生。

可是,他们本该也有鲜活而充满希望的明天啊!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寒门子弟,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方才为自己的未来博到一线生机。

是谁扼杀了他们的希望,是谁攫取了他们的明天?是谁将他们的人生推入绝望的黑暗?

是权贵的肆无忌惮,还是法律的懦弱无能,甚至助纣为虐?!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

因为它利润丰厚,惩罚却几乎为零!

只要有权,轻易就可以将别人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攫取。

你在辛苦劳作之余,拼命挤时间苦读。

他在吃喝玩乐、周游世界……

最后,你努力付出、拼命挣扎,终于拼得的一切,轻易就成了别人的嫁衣。

这滔天的罪恶一旦被发现,道个歉、赔点钱就了事,甚至连道歉赔钱都拒绝!

这些人渣扼杀的是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是该下地狱的!

不是下辈子下地狱,这辈子就该下!

这辈子就该在地狱里为自己赎罪!

可实际上呢?

没有!

什么惩罚也没有!

这是什么世道?!

6.      齐玉苓案

山东滕州,齐玉苓案。

1990年滕州八中的齐玉苓考上济宁商校,却在陈晓琪父亲的多方运作下,被陈晓琪冒名顶替。

十年后,发现真相的她状告陈晓琪父女、济宁商校、滕州八中和滕州市教委。

原告律师与法官找遍了法律,还是找不到一条可以惩罚此类罪恶的法条,最后终于翻到了尘封的宪法。

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审期间,山东省高院请示最高院,后者做出批复: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据此,被告被判决连带向齐玉苓赔偿98045元。

此案成为“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可是2008年,这一司法解释却被废除。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宪法过分金贵,只能束之高阁,供人膜拜,而不能跌落凡尘,给尘世中挣扎的普罗大众带来丁点希望?

其实,即便这条司法解释依旧能适用,这点民事的惩戒够吗?

相对于毁掉别人的一生,这点惩罚就是隔靴搔痒!

所以,同样的罪恶才会轮番上演,愈演愈烈。

多少寒门子弟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哭泣?

多少光鲜的纨绔,凭着父辈的权势轻易地剥夺他人一辈子努力的成果?取代他人的人生?

凭什么?

就凭你们父辈的权柄吗?

就因为我们出身贫寒吗?

你们的条件比这些寒门子弟优越万倍,本就可以轻易碾压。

我们付出远超你们想象的努力才能有机会跟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

你们却连这点努力都不愿付出,反而要残忍攫取我们寒门子弟泣血的付出!

……

世道怎可如此不公?

7.      修律与刑责

当务之急,必须要修改法律,对这一现象进行惩戒。

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更要承担刑事责任!

否则,没有足够的威慑,这样的惨剧还将继续发生。

无数个寒门子弟倾其所有、付出一切换来的人生还将被权贵轻易篡改、残忍攫取。

苍天无眼,天道不公!

如果连这样的不公都漠视,就别告诉我法律是代表正义的。

如果连这样的残忍都不予惩戒,就别告诉我法律没有与邪恶同流合污。

这些道德沦丧之徒,不信轮回,无惧地狱,只有现世的惩戒,方能令邪恶的心,稍稍收敛,不敢肆意妄为。

被篡改的人生无法重来。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但是,如果连迟到的正义都没有,那是什么?

非人间!

8.      圣人武训

陈春秀当年就读的高中叫武训高级中学。

武训,山东冠县人氏,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让无数贫寒子弟有书可读。

成为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

当世圣人,天下楷模!

出了圣人武训的冠县,竟然发生此等无耻之事。

这是冠县之耻,齐鲁之耻,中国之耻!

此事,若讨不来一个正义的结果。

我们,愧对先人。

据悉,山东冠县县纪委监委已经立案审查,并将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相信会给受害人陈春秀,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冒名顶替,扼杀了寒门子弟打破阶层壁垒的最后一丝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vd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