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心理学的经典行为实验里,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斯金纳的白鼠,其中就有科勒从对猩猩开展的实验中得出的顿悟学习理论。在心理咨询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让来访者能够达到一定的顿悟。从CBT的角度讲,通过辩论,心理咨询师驳斥了来访者的核心信念,来访者的核心信念有了变化后,就会获得一种新的领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来访者的潜意识被意识化,然后获得了一种新的领悟。从格式塔心理咨询的角度讲,来访者不自觉的部分自觉了,在当下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领悟。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天花板上吊着一根长长的香蕉,旁边有一只猩猩和一张桌子,猩猩此时十分饥饿,没有桌子的时候,猩猩没有摘到香蕉,因为香蕉吊的太高了,那么他是否会跳上桌子去摘香蕉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猩猩饥饿的原动力、香蕉的存在,桌子的存在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场,也就是闭合的关系。这种内在的场形成后,会让猩猩获得一种顿悟,认为自己可以摘到香蕉。所以格式塔心理咨询场理论中,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也需要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线索,发现自己身边关系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帮助来访者把碎片化的场整合起来,拼凑起来,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场,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己。
对场的理解还有很多其他的范畴,例如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受到物理学场理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行为场,环境场,物理场,心理场,心物场等等多个概念理论。理论上,场这一概念意味着在已知宇宙中一切物体,情景及其关系的相互依存。
科勒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定义,即“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侧重强调了人的心理场和行为场的作用。布迪厄的场自主化概念是指在社会分化过程中,某个场摆脱其他场的限制而发展出自身固有的本质等。
场在格式塔心理谘询中是一个现象学概念。格式塔心理咨询在理解个体及其所处环境的引入了场理论的概念,并且成为格式塔心理咨询的基础。人们将对物理环境的知觉称为心理场,对现实环境的知觉称为物理场。什么是物理场呢?举个例子来说,此时此刻,心里咨询师正在某间教室里录制课程,心理咨询师所处的环境是一间教室,这就是一个物理场。心理咨询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是行为场。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把摄像机看成学生,学生在聚精会神的望着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感受到一种存在感,把摄像机想象成活生生的人,想象自己在几千人、几万人的大教室里讲课。这种想象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场。
韦特海默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茫茫的下雪天里,一位非常英勇的勇士骑着高头大马,他也不知道骑了多久,感觉非常累。然后他看到一间茅草屋,就下马去问茅草屋的主人,这是到了哪儿?茅草屋的主人问了他几个非常有哲学性的命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位英武的勇士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茅草屋的主人听后说,你好厉害,你已经穿越了康斯坦丁湖,结果这位勇士被吓死了。后来,维特海默用这个故事来解读什么是物理场,什么是行为场,什么是心理场。
美国纽约格式塔心理咨询中心的前主任加里,提出过“此时”“此地”“彼时”“彼地”这样四个不同维度的概念,核心就是要表达很多时候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是不统一的,人们在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觉得过去的自己影响到当下的自己,过去的场影响现在的场。
格式塔取向的心理咨询师专注于此时此地的工作,他们不仅对于此时此地,甚至是以往的经验,如身体、姿势、习惯、信仰等等都非常敏感。在临床上对场的觉察训练中,我们通常运用的方法是,让心理咨询师的注意力一直在流动,保持对各种场的觉察,包括对当前的场、心理咨询师自身经验的场,周围环境的场和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所形成的场,同时对可能的连接和影响保持开放。觉察有关来访者的关键问题。这个场是一种展望,要用一种整体的方法来体验。
小练习:此时此刻,你是否发生变化了呢?觉察一下心跳怎么样?呼吸怎么样?内心状态怎么样?身体动作怎么样?这种感觉让你想到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