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教给新同事的这项工作技能,至少价值10万,工作1年相当于3年…

我教给新同事的这项工作技能,至少价值10万,工作1年相当于3年…

作者: 杨小米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1:38 被阅读0次

    1

    ①《上班第一天,我就开始虐新同事了》

    ②《我100次想要开掉员工,101次选择了继续培养》

    ③《看综艺、追剧是不务正业?我这样用它来获得成长、赚钱》

    ④《血泪教训:我花3个小时做完的事情,同事10分钟就搞定了》

    ⑤《我受够了被动思维的人》

    以上5篇文章,是我写的和新同事苗苗“相爱相杀”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虐,她90%胜任工作了,做得很不错,需要改进的越来越少。

    小毛病还有一点,比如有点拖延,重要的事情经常拖到deadline前面几分钟,搞得自己也很痛苦。

    要完全改变这些旧习惯,养成新的习惯,还需要时间,要从内心里,更加坚定,不留一点逃避问题的余地。但是,她已经在改变的路上,一直在进步。

    从上个月,我开始让她做更难、但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我认为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的,每项工作的运营流程,比如「今日头条」的运营流程,我们公司内部这样理解运营流程,就是一个完全没有做过的人,拿到这份文件,只要花几个小时走一遍,很快可以上手。

    为什么我让她做这件事情?

    首先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一个梳理,形成方法论的东西,沉淀成自己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

    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会有很多经验分享给大家,但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

    就拿我做今日头条来说,因为我已经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积累了52万用户,头条的工作人员会主动联系,邀请我入驻,我做起来就容易很多,不过是能力的迁移。

    如果苗苗把这当成正常的事情,她就没有真正掌握这项能力,离开了我这个平台,她做一个新的头条号,就会迷茫,会困惑:为什么自己从0到1就做不到呢?

    她做运营流程的过程,就是沉淀能力的时候,我会让她从注册开始重新走一遍,就是如何注册、发布文章、管理文章、数据分析等等,甚至重新注册了一个新的头条号,没有资源,重选做起来,只是与原来的定位不一样而已。

    2

    很多读者给我留言,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感觉工作多年,什么经验也没有,不知道简历上如何写?”

    我不会教她们做简历的技巧,这只是形式,我会建议她们从头开始对过往的工作经历做一个梳理,你做过什么,遇到过什么困难,如何做成的。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帮助你通过过去看到未来

    通过这个过程,我也想告诉苗苗,做点事情真得很不容易。我们天天听别人讲哪个领域还有机会,自己就去做了,做了没有一个月就放弃了。那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真正做好准备。

    那么,以「今日头条」为例,我是如何引导苗苗做这件事情的呢

    我的方式就是场景化和不断问问题。

    最初,苗苗觉得她才做了不到2个月,没有什么经验可分享的。

    我告诉她:“对于基础经验,有些人可能2天掌握,有些人几个月也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要说更全面的经验,确实需要时间验证。”

    我让苗苗假设我是一个爱好写作,想要入驻一个平台,对于今日头条一无所知的人,这时候,我来请教她如何注册头条号?如何发布文章?如何拿到原创?

    苗苗用了一周的时间,很快出来了一个基础版本:简单介绍了头条的机制,机器人推荐,需要选一个领域,比如职场、情感等,越垂直越好,占比60%以上;如何注册头条号;如何发布内容;变现等等。

    这是一个很简陋的版本,但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完成了0到1

    那么,接下来呢?

    我问苗苗:“如果你想要学习某方面的经验,你会怎么做?”

    “我会选择这方面的课程。”

    我继续问:“为什么会选择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呢?”

    “我认为她们能够和我分享经验,教会我如何做,让我少走弯路。”

    的确如此,我们要跟着有经验的人学习,要向有结果的人学习,这些成功的案例哪里找。我们在哪里,就去哪里寻找,答案就在头条里。

    头条里有很多官方号:头条双标题精选;头条职场;头条综艺;头条情感;头条育儿;头条娱乐等。

    这些官方号,不仅仅经常发布活动,参与有机会获奖,更经常分享很多成功的案例。在这里,你能发现很多优质账号,多研究他们为什么做得好,有哪些经验你可以用?

    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方法:案例学习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运营流程里,我们一定要加上这个好用的方法,这样就更完整了。

    在此基础上,苗苗完成了从1到2,她懂得如何学习头条运营的经验了

    这样就可以了吗?显然不可以。

    3

    我对苗苗没有KPI考核,就是必须要增粉多少,但我对她有奖励措施,只要完成了就奖励。

    2月和3月,苗苗都在认真运营今日头条,结果如何呢?从几千粉丝增粉到2.5万了,头条的收入持续增加。

    我们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3月份的微头条数据,我让她整理了一遍,和她共同分析。

    表格部分截图▲

    同理,我们也会对文章进行分析,哪些阅读量高,哪些获得青云计划。

    我们把阅读量高、评论多的微头条拿出来分析,发现了一个规律:走心的故事最受欢迎,哪怕写热点也是如此,内容一定要用心,写最打动自己的。

    苗苗写综艺和电视剧已经写得非常好了。我问她如何做到的?她看完电视剧,一些打动自己的点,会记录下来,自己写总结。

    《我家那闺女》、《都挺好》,解决了她职场头条号的微头条写作素材问题,《妻子的浪漫旅行》解决了她情感号的微头条写作素材问题。

    这两天,她看了《我和我的经纪人》,觉得里面很多职场的点可以写,她问我能不能试一试。“当然可以。”

    这就是苗苗已经掌握得很好的内容创作方法,但经过数据分析,她发现我那么忙,为什么还可以写这么多微头条?

    我和她分享,因为我很注重随时随地记录写作灵感,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变化,就会记录下来。

    苗苗清明回家,看到一些标语:“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提倡用鲜花代替烧纸,她就很感慨,马上写下来,还参与了头条清明节相关话题活动。

    根据数据反馈,她对内容创作又有了很直观的认识,这方面就可以总结下来,这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持续用。

    除了综艺,我还增加她的见识,系统锻炼思维能力,开始让她看书,尝试写带观点态度的文字。

    在内容上,苗苗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方法补充在运营流程里,她完成了2到6,已经及格了。

    我们已经有近30篇文章获得了青云计划,苗苗基本上能分析出哪一类文章容易获得青云计划,她会和我分享。

    在发文的时候,她也开始优化标题。

    4

    经过2个月,她掌握了60%头条运营经验,是她自己总结的哦,非常系统。从4月份开始,她只需要每个月根据数据不断做优化,坚持下去,进步会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我没有说苗苗掌握了80%的经验呢?因为这件事情,我们才做了2个月,一件事情没有做3-6个月,我们不能说真正掌握了它的规律。

    有了今日头条的运营流程后,她还需要做什么,和我们的时间记录法结合起来,她要想办法提高效率。

    比如一次写出来5个微头条,减少不同事情之间的切换。

    不仅仅今日头条的运营,其他的工作,苗苗也都整理了属于自己的运营流程。现在,我和她交流某一项工作,她能够很快地从大脑里调取出来,因为她已经做了多次整理,好的方法一定是可以复制、持续做的,她这样刻意练习,已经形成自动化。

    现有的工作需要消耗的意志力越来越少,她自然心情愉悦,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个人成长,去做有创造力的工作,接受更大的挑战。

    苗苗有一项工作,类似于客服,就是回复我们有赞商城客户的咨询,现在,她已经逐步养成总结的习惯,她把每次遇到的问题都整理在Excel表格里,做分析,把经常问的问题总结下来,会提前给品牌方要解决办法,这样客户咨询,她就能马上回复了。

    此外,读者经常问到的问题,她也会总结一个答案,附上图片,如果再有人请教,她直接发给对方,节约了彼此的时间,体验又好,效率又高

    苗苗,2018年12月份入职,目前四个多月了,我相信她按照现在的节奏工作1年,已经具备了过去3年的经验了,这样形成的系统思考做事情的方式,价值至少10万,一点都不夸张

    假设2018年12月的苗苗和2019年12月份的苗苗,去找工作,你是老板,你是否愿意每个月给2019年12月份的苗苗多付几千块钱的工资?

    我愿意,因为她自己可以创造价值了


    写在最后:

    在写苗苗的系列文章中,很多人说苗苗很幸运,遇到了我,换种方式,我也很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让别人教的。

    我在带苗苗的过程中,她想到了很多我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让我们的方法更完善。

    在过去的工作中,很多方法也没有人教我,我都是看书,掌握一个方法,马上去实践,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总结,这么多年,也就积累了这么多。

    我不是名校毕业,也不够聪明,但我提醒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多反思、多总结,时间久了,我也就掌握了这些做事的方法。

    所以,我们遇到问题,都找解决办法,积极行动。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先去梳理自己的工作,形成属于自己的工作流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教给新同事的这项工作技能,至少价值10万,工作1年相当于3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xt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