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八
自问:我对“学生立场”的理解
——读第六章“寒假生活重建中的教师发展”
第一节“教师的学生立场”有感
题外话: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写下读后感,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刻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向身边的伙伴学习。不比速度,不比字数,不比篇数,更不能因为阅读而给自己压力。阅读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一种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因此,切不可目的性太强而破坏了阅读的愉悦感。阅读,只为了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视野更开阔,理念更新鲜,生活更充实,活得更惬意。
断断续续的阅读,也已经看到了第六章“寒假生活重建中的教师发展”,第一节教师的学生立场,第二节班主任领导力,第三节“互联网+”教育素养,第四节校长思维品质。今天,想写一写第一小节教师的学生立场的读书感受。
一、本小节主要内容与追问
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得到感受评价就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本节试图弄清“你好,寒假!”项目对于教师重建学生立场的价值,思考并探索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双赢局面。[1]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论述:
一、学生立场的缺失
(一)现状描述
(二)原因分析
1. 学校领导下的寒假生活;2.思想认识下的寒假生活;3.“安全保障”下的寒假生活
(三)学生立场的内涵1.学生立场意味着“为了学生”;2.学生立场意味着基于学生;3.学生立场意味着“通过学生”;
二、活动下学生立场的觉醒
(一)在研讨中明确价值取向
(二)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三)以教师的学生立场影响家长
(四)合力形成具有学生立场的方案
(五)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完美衔接
三、在“你好,寒假”中教师学生立场的发展
(一)养成好习惯
(二)促进新关系1.新的师生关系;2.新的家庭关系;
(三)成就新教育
四、教师学生立场的再发展
(一)学校各项活动方案形成的新模式
(二)班级管理权的下放
(三)家校合作新途径
每一维度的阐述都是理论联系实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案例的分享。读完本小节,让我们看到通过教师通过“你好,寒假!”这一项目,学生立场的发展,寒假生活以新的态势出现。
但是,我们需要追问:通过“你好,寒假!”这一项目,教师的学生立场就真的能够实现了吗?虽然文中有真实的案例,也有分享老师们真实的感受,但是我们需要追问:只要参与“你好,寒假!”项目过的老师,就会树立学生立场吗?影响“教师学生立场”形成的因素还有哪些呢?这几个追问有待商榷。
二、关于“学生立场”
(一)什么是“学生立场”
我第一次听说“学生立场”这一概念是在武义县精英班主任研修班上,不记得是2016年还是2017年了,“学生立场”这几个字是李教授和雷所告诉我们的。在每一期的研修班上,雷所与李教授都会反复强调“学生立场”“基于学生”。2017年春学期班主任研修班培训时,我又从程露老师那里听到了“全程”“全纳”这两个新鲜的概念。那时候,我只知道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去做,更不知道如何在教育中落实,更不知道这几个词对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地能够理解学生立场这一概念了,尤其是在看了叶澜教授主编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这一书后,对学生立场与重心下移才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里不再过多阐述。
本小节这样定义学生立场:所谓学生立场,就是要想一想:你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果真是学生需要的吗?学生们感兴趣吗?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吗?站在学生立场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必须要把学生放在眼里、放在心里、放在活动中。[2]反复品读这一段话,就能拎出学生立场的关键词“学生需要”“学生感兴趣”“学生是活动的中心。
我认为“学生立场”是一种教育理念,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利于学生成长的,益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学生立场”更是一种教育行为,体现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处处以学生为中心,这是非常有难度的。想起阿莫纳什维利写的《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阿莫纳纳什维利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沟通的模式真正体现的就是学生立场。
(二)什么是“教师的学生立场”
那么,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学生立场呢?本小节指出,教师中的学生立场意味着“为了学生”、“基于学生”、“通过学生”。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实现,如果教育游离于学生之外,学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3]
今年我们班“你好,寒假”的关键词就是“自主”,我让学生商量讨论寒假规划,又根据全班同学真实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全班同学商量制定了寒假手册,我看到了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策划能力,已经有了自己作主与选择的能力,我们应该助力学生、家长,一起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问卷调查中,很多同学都能够根据学习的真实情况,制定可行能接受有意义的假期作业,但是有个别学生会回答“假期里最好什么作业也没有。”面对这样的学生需求,我们怎样坚守学生立场呢?我认为学生立场绝对不是一味地无条件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面对“什么作业也没有的”的学生需求,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做出怎样的引导与帮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允许差异的存在,当出现极个别现象的时候,我们要反思,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调整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如何践行学生立场?
本小节结合真实的案例说明了“你好,寒假”活动下教师学生立场的觉醒:在研讨中明确价值取向;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学生立场影响家长;合力形成具有学生立场的方案;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完美衔接。除了教师学生立场的觉醒,在“你好,寒假”中,教师学生立场能够进一步发展:养成新习惯;促进新关系;成就新教育。
“你好,寒假”整个活动从方案的形成、活动的开展到最后的总结评价,看似是学生单独的活动,实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4]教师的立场,教师的引领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好,寒假”能否顺利开展?“你好,寒假”开展得怎么样。
但是教师学生立场的形成并不是几天就能形成的,更不是通过几次活动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学生立场的真实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反思与总结。
除了“你好,寒假”,我们还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落实学生立场,如班级岗位建设、班级小队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还有我们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选择,如果有了学生立场,那么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会学习、善学习,成为主动、健康发展的人。
“学生立场”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不断学习,努力践行,真正做到坚定学生立场,成就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
最后,分享叶澜教授的一个教育信条:“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各项必须、合适的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渐生成主体意识和主动应对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未来才可能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公民,成为实现自己抱负,创造有意义的、充实幸福的人生之个人。”[5]
参考文献:
[1][2][3][4]李家成,郭锦萍.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48,150,151,156.
[5]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N].光明日报,2017-02-2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