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能在该送的时候去送,该接的时候去接;
换言之,
能在该睡觉的时候放心睡觉而不是看着她紧闭的房门无声无息透露出仅仅门和地板的空隙处一道白线;
能在早上该去上学上班时条理有序地准备而不是看着她凌晨才关灯我要犯难地思索如何给她和自己两人请假;
——我觉得这就是目前我最真实的幸福,最大的追求。
是否我这种目标中隐含着一种控制?一种通过她的行为来给我自己安全感的错误的预期?
但如果这种预期的实现过程没有否定、控制、评判、打击、强人所难,而且也能给她带来力量和健康,是不是也是可以的?
好多次出事都是在早上出门前或者晚上放学后接到后,尤其是后者,因为很多时候早上的状态取决于晚上。
其实也是因为非休息日我们仅仅这两个时段有交流(如果能有交流的话,而不是生气关门……)
----我有犯过几个错误----:
①交流只顾着自己的思路,没有换位思考。
以为她只要不是情绪正常或者兴高采烈,如果情绪低落,或者嫌我说话吵,或者因为一点小事怼我,我就认为她“不好”,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觉得受伤,就以更激烈的态度、语气、用词、脸色、表情等等怼她(去年冬天)。
其实是我大错特错,要求太多了,过于自我中心,只站在自己角度。我的到来不仅没有给她赋能,反而雪上加霜。
全然没有体谅她上学一天,
可能是单纯累了,
也可能是学习、作业遇到困难了(比如去年这时候作文被要求重写,她正烦着呢,我却还喋喋不休地烦她),
也可能是遇到了来自同学老师等的困难(比如曾被同学冤枉,老师误解),
也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比如上周咳嗽嗓子疼头晕恶心)
②没有注意到她的需要,更没有接住她的情绪。
比如大前晚,她说她本来就不高兴,其实已经给我透露了关键的信号。
我的反应却是“哦,看来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那我闭嘴吧”
我只以为想说话才是交流,却忘了“不想说话”更是交流。
我应该马上接住她的关键词“不高兴”,给她机会表达出来,就事论事按她意愿提供帮助,而不是仅仅我闭嘴而已。这样她会怎么想?“都告诉你了我不高兴,你却连问都不问,一点都不关心,还想让我与你交流什么?……”如果她就此伤心生气,回家一言不发,我很有可能会认为她——“这又是怎么了?我好心好意去接你,回家就甩脸色,问也不说……”(以前我会这么想)
我听到她说“本来就不高兴”,为什么没有接着说“哦,不高兴啊,能说说遇到什么难事了么?”,没有这样重复和确认她的问题,反而觉得自己被拒绝(交流),以及想逃避而闭了嘴。——没有采取对她赋能的做法,而是采取对她能量不增不减的态度,或者因为我突然沉默会被她误解我在生气或者我逃避她的问题而其实是在对她减能。(幸好她后来又主动交流了不高兴的原因:觉得自己小四门无法再提高,觉得自己费劲巴力背很长时间都不如别人随便看看背的好)
应该是因为我自己没有足够的强大内心来面对和包容她的不高兴,我潜意识觉得她不高兴、她遇到困难、她生病要去医院是给我带来了“麻烦”,是打乱了“正常节奏”,是对我提出了挑战和要求,比如需要请假去医院看病(这也是为什么一听到她生病,我第一反应是感到烦恼),需要我去找老师沟通、需要疏解她的心理,需要面对她的困难,等等。(我潜意识不合理地希望她不生病不遇到困难没有麻烦……)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内心不强大,包容度、容错率、弹性都不够。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我第一时间要想:
我自己要强大,我要克服自己畏难怕烦心理,我要能看见她的需要,接住她的情绪。比起我最不想面对的情形,现在她愿意说、我其实也能解决就是要珍惜的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