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了《故园奇人不耕田》才了解的民间手艺

看了《故园奇人不耕田》才了解的民间手艺

作者: 柔风细语阅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2-12-28 15:07 被阅读0次

早先,在民间有九佬十八匠之说,这是在民间农耕之外的生存之道。你知道是那九佬和十八匠吗?我是看了《故园奇人不耕田》之后才了解的。

这九佬指的是:劁猪佬、补锅佬、摸鱼佬、剃头佬、杀猪佬、磨刀佬、修脚佬、挑水佬、推车佬。这十八匠指的是:金银铜铁锡石木雕画泥弹篾机织瓦染漆皮十八种手艺。

这些民间手艺正在远离现代人的生活,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几乎不了解。幸好有这位地域文化及民间文化研究者谈正衡,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他把这些民间手艺人及其故事收集在《故园奇人不耕田》。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九佬十八匠,书中汇集了71位手艺人的精湛手艺及其故事。

书中语言丰富,画面感极强。读这本书,像是在活跃的乡镇上逛集市,一家店铺挨着一家,铁匠、铜匠、箍桶匠,还有炒蚕豆、炸爆米花、炒白果等等,特别有趣,也特别涨见识。

同时阅读此书也像是在看电视,作者把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勤劳朴实又不乏风趣幽默,艰苦贫穷的日子,并不影响劳苦大众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

书中把早些年代各行各业,吃穿用玩,全部都有体现,淋漓尽致。什么行当都有,他们有的有固定的店铺,有些则没有固定的店铺。

没有固定店铺的手艺人或挑着担子,或推着车子,走街串巷,发挥自己的手艺,用尽全力,养家糊口。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阻止不了他们努力向前的路。

比如昌保子在夏秋打帘子,在冬天则帮人踩菜刚。有趣的是因为他的脚极臭,踩出来的菜味道格外受欢迎。夏天有夏天的手艺,冬天有冬天的行当,总之,一年中,不耕田,但也一直在忙碌着。

古代没有电子产品 ,没有现代的娱乐设施,但是他们并不寂寞,街巷里,从早到晚都有小贩和做手艺人在转悠喊叫。流动的商店、流动的理发店、流动的艺人,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流动的小杂货铺,勤劳智慧的人生活之道。虽然辛苦 ,但很快乐。那个年代的人,虽然贫穷,但是心地善良。靠买开水的陶四九的媳妇,为九十岁的孤老太黄奶奶上门送热水。余锡匠,不仅手艺好,还特别孝敬母亲,满足母亲爱听戏的心愿。

古人无所不能的智慧,在那样的贫穷年代,有娱乐项目说书,有美食艺术吹糖人,还有做胡琴、做肖笛的手艺人,各种手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赋能,他们为生活而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 7/21 郭逸辰《俗世奇人》读后感

    我这周看了《俗世奇人》的书,是天津作家冯骥才写的几位民间奇人事迹,特别有意思。 有一位奇人是刷子李,他是河北天...

  • 揭秘民间道士奇闻

    自古民间多奇人,民间的奇人异事数不甚数,他们那个不是身怀绝技,走街串巷,用眼睛一瞄,就知道你几斤几两。 而我说的这...

  • 《儒林外史》第五十五至五十六回

    第五十五回 民间尚有四奇人 随着岁月流逝,虞博士那帮名士已经所剩无几了。民间虽乏名士,却也出了四个奇人。...

  • 大事记

    近期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续集出版,引发了人们新的议论,这些奇人,他们过着单纯的生活,对生命有着信心和希望,他们手艺...

  • 民间手艺人

    你将一根根成年的毛竹 砍头斩尾 用篾刀将那圆满的竹子 无情地破裂 撕成千百条,并扒下它们的绿色外衣 编成竹篮,筛子...

  • 春水倒映长天

    落霞孤鹜齐飞,春水倒映长天。 一曲夕阳之歌,故园挥手再见。 倘中城里套路,采菊东篱耕田。

  • 民间高手自制“神奇”钓饵,看了才知道…

    鱼饵是引诱鱼儿来集聚、吞钩,关系垂钓成败的关键。所以经常变换鱼饵的花式品种,促进鱼儿的食欲,提高鱼儿中钩频率,是一...

  • 俗世奇人  冯骥才

    十几个故事,精炼的文字,生动的人物形象。天津卫的个个手艺人,凭着自己的手艺,成了各行各业的奇人能人,正应了那句老话...

  • 《俗世奇人》—民间传说,奇人异事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

  •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罗伟浩 据说在北京有一项老手艺,只有那些年逾花甲的老大爷们才精通。外乡人瞪大眼仔细看也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了《故园奇人不耕田》才了解的民间手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za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