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每周财经专栏2017你印像最深刻的热点事件征文
那些市值千亿的企业家,在年纪轻轻的时候都经历了什么?

那些市值千亿的企业家,在年纪轻轻的时候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 景辰科技大数据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9:53 被阅读6次

    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次连上互联网,给世界发出了第一封E-Mail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同样是在1987年,18岁的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因为雷军特别喜欢看书,所以刚一上大学,除了上课,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图书馆里,就是在武大图书馆里,雷军读到《硅谷之火》这本书。

    《硅谷之火》是讲乔布斯在硅谷的创业故事。看完这本书以后,雷军激动得三天三夜没有睡好觉。在那三天三夜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待在武汉大学的体育场,绕着校园一遍一遍地走,这时候的雷军便下定决心,此生一定要做一个伟大的人,决定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这个人生目标太大,雷军便想,自己得从一个眼前的目标开始做起。所以,雷军在大学定下的第一个目标是:2年内修完4年的所有课程。

    他真的做到了。

    最为人所知的雷军是港交所上市、市值过4800亿的小米创始人。

    其实雷军早在2007年叱咤风云的金山毒霸上市之后,便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个时候雷军的人生真的很圆满:上市了一家公司,卖了几家公司,投资了几十家公司。

    但是如果再创业,搞砸了一定是晚节不保。

    本可以就此养花喂鸟、抱猫逗狗的雷军,还是决心再次启程。

    2010年春天,小米创始团队的十来个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于是小米公司诞生。

    在小米的这八年里,雷军真正的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创业者,专注在创业和梦想。经过八年的努力,雷军成功了,占据了移动互联网风口的雷军,再次证明了人生的最高性价比莫过于读书,从别人的经历总结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

    即使是现在,雷军依然在坚持读书,雷军曾在公共场合多次表示过对《三体》的推崇,并且将《三体》中的哲学道理应用到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战略。

    爱看书、喜欢看书成为雷军一辈子最重要的习惯。

    1987年9月20日,中国互联网发出第一封邮件,而比中国互联网大8岁的王兴,同样在9月20日,在港交所挥锤敲响巨锣,美团点评今天上市了,市值4000亿。在《财富》杂志最新出炉的“2018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中,作为美团点评首席执行官,王兴也是高居榜首。

    今年39岁的王兴,亦是出了名的爱读书,并且涉猎甚广,他本人有三台Kindle,家里、车里、公司里各放一台。

    从大学时候开始,王兴就酷爱读书,不仅爱读书还希望与人沟通,2004年初,25岁的王兴中断了在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学业,从美国回国创业,创办了聚焦于校园社交的产品校内网,发布三个月就吸引了3万用户,也让王兴在中国互联网圈打响了名气。

    但用户数增长迅速的另一面是,2006年王兴没有钱增加服务器和带宽,不得不将校内网卖给千橡互动集团。

    后来千橡CEO陈一舟将校内网改为人人网,2011年人人公司上市。王兴等校内网的核心团队成员也都随着这一收购加入了千橡集团。锁定期一过,大家就都陆续离开了公司。

    离开千橡集团之后,王兴继续做社交,2007年5月12日打着中国版Twitter旗号的饭否上线,仅仅两年,饭否用户激增至百万级,如果顺利走下去,这将是又一个改变中国社交格局的故事。

    但一切在2009年7月8日戛然而止,饭否因为某些原因被关停,到再度回归,已经是2010年11月25日,而在饭否被关停的一个月后,新浪微博诞生,等饭否再回归之后的2010年冬季,各大门户巨头已先后推出各自的微博服务,“死而复苏”的饭否已经失去了机会。

    得益于王兴早年读到一本书,一本美国退役的特种兵指挥官写的书,书名叫《mission,men and me》mission是使命,men就是团队,最后才是自己。王兴理解到的战斗就是mission 、men、me。

    所以,对于王兴来讲,创业不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一种改变世界的方式,王兴曾经面对采访说:“我希望活在一个更希望生活的世界里,但我等不及让别人去打造这个世界。”

    怀揣着打造世界梦想的王兴再次启程,创立了美团,处在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萌芽的节点上,美团诞生之初便投入到千团大战的浴血厮杀。

    2014年,市面上有本书叫《九败一胜》,写的是王兴创业10年的创业经验总结,那个时间点,美团刚从千团大战中熬出头,经历了校内和饭否的失败之后,王兴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

    之后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历经两年鏖战,在双方对战最痛苦的时候,王兴在饭否上写道: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罗大佑在《亚细亚的孤儿》里的这句词也适用于商业。

    终于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在港交所以4000亿市值为“让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在公众的认知里,王兴是一位少言寡语的人,但是在饭否里,王兴却像是一个话痨,从2007年到2018年的10年多的时间里,王兴更新了一万多条饭否消息。这也印证了王兴在饭否上的个人签名,“如果我一整天都没看到、想到,或做过什么值得在饭否上说的事,那这一天就太浑浑噩噩了。”

    在这上万条消息里面,正儿八经说到美团的内容连50条都没有,但也就是这千分之几的概率,在饭否里面的王兴是一个热爱读书、喜欢钻研、迷恋于推敲各种名词的存在,他热衷于读书钻研,比如“又双叒叕”这四个字,王兴不仅要知道第三个字念ruò,还研究了第四个字居然有四种读音:zhuó、yǐ、lì、jué。

    在王兴没事的时候,他还要搞明白“砍、劈、剁、削、片、刺、捅、切、割、挑、剜、拍、插、撬、剖、格、挡、刮、雕、刻”等用刀能做的这些动作的区别。

    可能读书就是他放松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读书放松之余,并没有停止思考,近年来王兴多次推荐一本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也是对美团战略影响至深的一本书。

    面对采访,王兴曾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王兴对业务和竞争的看法很独特,他认为不要期望一家独大,也不要期望结束战争,所有人都要接受竞合才是新常态,同时,他认为太多思考边界和终局是错误的。

    王兴边界与终局的思维模式便是来自于《有限和无限游戏》这本书,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有限游戏是画地为牢的游戏,旨在以一位参与者的胜利终结比赛,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游戏观”的转换,即从有限的游戏转向无限的游戏。

    王兴还曾给这本书写过腰封:

    有本书对我蛮有影响的——叫做《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实际上只有一个无限游戏,那就是你的人生,死亡是不可逾越的边界。与之相比,其他的边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从有限的边界和无限的游戏思维中,我们就不难理解美团为什么会将阿里的投资剥离,以及美团为什么会进军网约车领域了。

    滴滴认为跟Uber中国合并后出行战争已经结束了,这是有限游戏思维,因为他以取胜为目标,市场主体与参与者都对这个合同条款 (杀死所有对手的终结性结果) 表示了认同。但问题是,这些规则只在参与者都自愿遵守时才会生效。

    美团现在加入出行战争,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游戏永远没有终局,即便发现有即将到达的终点,那也是一条出人意料的开放道路。无限游戏的参与者是为了自己的赛局而活,这是一件启动后自己都无法结束的事情。美团想要的是永无止境的混乱,同时不在意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兴的思维并不是竞争思维,而是自己和自己战斗的游戏思维,而这种思维可能还来自于《孙子兵法》,王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孙子兵法》说过“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确实团购的事情不是我们打赢的,不是我们打倒了对手,是他们自己绊倒的。我们教育员工要非常节制。很多人说我攻击性很弱,我们的高管看起来攻击性也很弱,但这并不是关键。比如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马歇尔,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做了很多正确的决定,比如在二战爆发迅速扩充美国军队,该换人的时候换人,甚至把下级提成上级。他本人的战斗力和攻击性很强吗?可能未必,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战争中最大赢家的最高指挥官。

    由此可见,每天坚持在饭否上更新状态感受的王兴,其内心世界的思考是极丰富的,而且他的思考都是来自于他丰富的阅读,由此而引发的知识内化和再次外化的释放。

    在千团大战最火热的2011年,3月份王兴第一次见到马云。

    王兴:你最强的是什么?

    马云:你觉得呢?

    王兴:战略和忽悠。

    马云:其实我最强是管理。 

    王兴:我相信。

    然后美团就拿了阿里巴巴领投的5000万美金B轮融资。

    这是一次读书人和读书人之间的对话,简洁但有内涵。

    马云也创造了4000亿市值的阿里巴巴,和美团的港元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是4000亿美元。

    年轻时候的马云学习并不好,甚至两次高考都是失败的,这时候的马云去应聘,到处求职,求职三十次,全部遭到拒绝。

    马云去应聘警察,人家说:“啊,你不行”,去应聘警察的时候总共有五个人,结果四个人都录取,只有马云没有被录取。马云甚至都去肯德基应聘服务员,当时肯德基来到中国,来到杭州开店,总共有24个人去应聘,结果23个人都被录取了,马云是唯一那个没有被录取的人。

    这时候的马云落榜两次,19岁,他读到了一本书,叫做《人生》。

    路遥的这本《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锲而不舍地参加高考,这使马云很受鼓舞,决定第三次参加高考,再次高考时,马云就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当时是专科,但是因为本科没招满,马云就递补成为了本科。马云说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杭州师范学院,因为在这里,他找到了自信。

    其实,帮他找到自信的是那本书。

    马云认为读书要精要,他还给出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今年伊始,马云还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发布了自己的新年目标:

    第一,今年想找出一项自己真正喜欢而且可以坚持持久的体育运动,真的需要运动了;第二,今年也得找出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兴趣活动来,比如唱KTV,唱京剧,学画画写字;第三,今年必须安排好时间读读书,计划打算看100本书(或者100本好电影好电视剧),这几年看书不够啊,想请大家帮忙推荐些书、电影、电视剧的单子,我准备好好地买书。

    马云非常推崇金庸先生的小说,甚至把金庸武侠文化融入到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当中去,要求所有阿里人都给自己取一个武侠人物作为花名,他本身叫做“风清扬”,可能得益于这种武侠精神的影响,马云更喜欢精要的武功秘籍,而不喜欢教条的文化,所以马云演讲历来层次很高、高屋建瓴,其实这也正是得益于马云精读书、读好书的这种获取新知的方式,以及通过看世界的形式获取知识的实践。

    和马云的江湖气不一样,出生在“普通家庭”的马化腾从小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形象,虽然是理科工程师出身,但对于看书这件事,小马哥却相当热衷。

    当初“微信阅读”刚上线时,马化腾亲自为其站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化腾曾说:“我个人非常喜欢《Don't make me think》(点石成金),我也给腾讯每一个产品经理都发了一本,它告诉我们用户喜欢什么,而我们又该怎么做。”

    马化腾的阅读涉猎广泛,早期偏实用性,后来更注重思维的启发。

    但小马哥最爱的一本书无疑是《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对互联网给人类所带来的行为举止和文化变迁洞若观火,所著的《认知盈余》在国内尚未正式出版时,便得到包括马化腾在内的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

    2011年编译版《认知盈余》在国内上市时,马化腾亲自为其作推荐序,写下名为《互联网新时代的晨光》2000多字的序。

    小马哥认为“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克莱·舍基的每一次发现,都在提示我们未来人类世界的一个全新发展维度。

    在序中,小马哥畅言: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整个人类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实验室。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试验的设计师和参与者。这个试验,值得我们屏气凝神、心怀敬畏、全情投入。

    像小马哥这样顶级的互联网大佬为一本书亲自发长文做序是很少见的,可见小马哥在读书过程中对真正的好书是极其推崇的。

    作为地产界的良心,曾经无数次预测成功房价走势的任志强也是一位阅读狂人,任志强从1985年开始,他坚持每天读书6万字:

    我每天晚上一般坚持一小时以上读书,一分钟看两页书。如果不是涉及到经济上比较难懂的那些书,一分钟阅读800-1000字是没有问题的。

    任志强读书破万卷,平时讲话开会时各种数据信手拈来、历史文件如数家珍,之前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也多次被证实。

    任志强个人藏书数量巨大,他曾拿出上千本书在公司开了间图书馆,对员工开放,而上千本书中都有大量记录和作者签名。

    此外,任志强还建立了自己的读书会金融博物馆书院,这是中国商界影响力最大的读书会之一,每次报名参加者达到数千人,马云、俞敏洪等人等被任志强邀请参加读书会,并和读者沟通读书心得,作为任志强的老友,潘石屹也曾被邀请去读书会推荐书。

    潘石屹在荐书会结束后,在朋友圈吐槽:

    花费巨大精力准备和进行了一下午的读书、荐书会网络上没有任何反应,自己顺嘴说了一句选对象,选合作伙伴,一个竟然就有1000人观看,让人看不懂,想不明白。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道法术的问题。

    很多人都想通过别人读书,然后告诉你精髓的方式认知,好像这样就能获得一本书的精要了,其实哪有可能呢?

    如果不能通过亲身阅读、总结、提炼、实践提高,怎么能可能获得书中的精髓?

    读书是一个慢功夫,没有十年的阅读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但是读书又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读书真的能扩展你的眼界、丰富你的知识。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永生,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历朝历代都经历过来,各种时代变迁、技术更迭他都懂,各种时代发展规律他都明晰,各种商业模式无非是时间轮回、迭代发展,他都能第一时间发展时代发展的前沿。那么这种人会不会像是神一样的存在,任何商业模式、公司运作、社会发展他都门清,这种人是不是不成功都难?

    现实中,永生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但是我们历朝历代的智慧都被传承在了典籍中,如果我们能够从这浩瀚的典籍中汲取到那么一丝一毫的智慧,是否也能够获得窥探天机的能力?

    这些创立了千亿市值的企业家只是从源源不断的书籍智慧中汲取到了一些智慧法门,应用到对社会发展的预判、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世界形式的预料中去,再一次验证了古人代代传承的智慧的有效性罢了。

    如果给你一家市值千亿的企业,然后让你认真阅读2000本书,你愿不愿意?

    我想你肯定愿意。

    那么,如果把这个顺序调转你愿意吗?

    你认真阅读上2000本书,就有机会创造一家千亿市值的企业。

    你愿意吗?

    你认为这不可能是吗?

    曾经有一位图书管理员,他酷爱读书,19岁的时候便通览《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国的《二十四史》,很多人可能连一本都没有完整读过,他不仅全部读完,还做了非常详细的批注,他读历史、读哲学、读文学、读报纸,不只是出于消遣或者兴趣,而是为了参透这个世界的本原。

    后来,他加入了一个小型创业团队,在各大巨头公司夹缝中求生存,1921年公司注册,当时资本金接近于0,靠着共产主义的故事拿到了苏联的天使轮和A轮,历经艰辛,打败了西方跨国公司和国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1949年10月1日在主板市场上市,经过60多年五代CEO的苦心经营,目前市值突破11万亿美金,居全球第二,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一。

    这位创业者就是曾经在抗战之初就写出《论持久战》的青年毛泽东,为什么青年毛泽东能够在抗战之初便写出《论持久战》这样鞭辟入里的战略指导方针?这就是得益于青年毛泽东的阅读,对古往今来的发展规律的了解,所以,青年毛泽东可以在战争之初便给出预判,和敌人明牌打敌人都无可奈何,这就是从读书中获得的智慧、掌握的规律使然。

    这不是智商上的差距,而是思想格局、思想境界上的差距,今天美团上市,王兴提到一个观点:格局上输了,再多努力都不可能赢。

    格局是如何获得的?

    读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只是历史一遍又一遍的重演而已。

    你所看到的所有社会变革、行业发展、企业运营,都是历史上一遍又一遍的重演,你所讨论的垄断行业的争议性,在古代叫盐铁专营;你所讨论的房产税早在唐朝时候就有了,只不过那时候叫“间架税”;你想知道中国发地产为什么久盛不衰,你只要稍微去了解下从农耕文明成长起来的华夏民族对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房地产从最早的商代的铜鼎明文记载到现代的房地产发展历程,一眼便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市值千亿的企业家,在年纪轻轻的时候都经历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an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