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不做投机主义者

父母不做投机主义者

作者: 戍雪虢匠教育观 | 来源:发表于2023-09-12 12:41 被阅读0次

大家都知道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了大学文凭不一定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考上名校以后的大学生,违法犯罪,伤害他人的也屡有耳闻。

有很多的企业家、小微企业创业人士,网红,营销供货主播,影视明星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较大的知名度,但是他们的学历并不高。

(简单说明:本文不探讨到底什么是“成功”,本人所说的“成功”是指某些人或做出较大的社会贡献,或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有一定的知名度等表现,并为广大人民群众熟知认可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成绩。)

家长们其实都明白,没有学历一样可以成功。家长们其实也清楚,学历与成功没有绝对必然联系。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家长还要坚持让孩子上大学呢?甚至会对孩子说:“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考上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将来能更好地生活。”家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无非是,家长不掌握全面的数据,有多少人高学历但没有获得好工作好生活的,又有多少人虽然没有学历却取得了一定成绩(大众眼中的成功)的,这个数据谁都拿不出来。即使能拿得出这个数据来,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是没学历又能成功的那一个,更不是高学历却有害社会的那一个呢?对于数据的分子分母来说,都是冷冰冰的数据,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既然没有那冷冰冰的数据,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自然会凭直觉认知,会认为有学历并能成功的概率要大于没学历能成功的概率(这也应该是事实,还是没有数据),凭借这一判断,基于人类最原始的趋利避害原则,家长们毋庸置疑地会选择追求更高概率的事件,希望孩子尽量地去追求更高的学历。

这一点,无可厚非,也十分合乎科学理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能。用概率论的思想,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追求这个大概率事件的过程中,家长们还一定要控制好变量,不能完全迷信理论概率。

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一个暗箱子里面共有十个大小材质相同的小球,红色小球和白色小球分别为六个和四个,实验进行摸球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过程中,一次摸一个,摸出的小球不再放回箱子。如果摸到第一个红球获得奖金1000元,摸到第二个红球再获得奖金2000元,以此类推,直至红球全部被摸出。但如果摸到白球,则游戏结束。

请问:如果让您来摸球,且只摸一次,您愿意摸到什么球?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红球,有奖励,谁不喜欢呢。

好,我们再看下一个问题:我们能赚到奖金的概率是多少,我们没赚到奖金的概率是多少?

这个答案也比较明显:没赚到奖金的话,也就是第一次就摸到了白球,概率是百分之四十。所以能赚到奖金的概率就是百分之六十。

下面我们再以赚取6000元奖金为例,讲一下概率为多少,如何计算。

共赚取6000元奖金,即前三次都摸到的是红球,到第四次摸到的是白球,游戏结束,这时共获得奖金1000+2000+3000=6000元。

那么获得6000元奖金的概率计算公式应为:

奖金        0           1000         3000        6000          10000        15000          21000

概率     40.00%   26.67%    16.67%    9.52%         4.76%        1.90%          0.48%

累积                    26.67%     43.33%   52.86%      57.62%      59.52%        60.00%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我们预知十个球中有六个红球,所以我们能赚取奖金的概率为百分之六十,我们大概率是能赚到奖金的。我们不能因此而躺平,期待奖金的降临。我们第一次摸到红球时的概率确实是百分之六十,但这个百分之六十只能确保我们至少赚到奖金,我们如果想多获得奖金,那么在第一次摸到红球后,我们若还想在第二次还摸到红球,那么就需要确保能从九个球中摸出五个红球中的一个,即希望的概率事件发生。我们发现这时的九分之五不等于十分之六,不是我们能赚取奖金的概率了。

我们进行一下类比,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知道大概率事件是:如果上了好大学能找到好工作,高学历的人才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但是孩子的成长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家长不能做投机主义者,从选中了大概率事件后,就希望坐享其成,躺平式的“静待花开”,那么很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能赚取一些奖金,但不会太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智慧地去调控系统变量,提升家庭的能量价值,从而影响到孩子,使他能够得到更高的成功概率。

孩子是个生命个体,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主观能动性发展越来越强。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掌握局势,更容易控制红球的出现,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可控的因素增多,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家长完全靠管控很难再实现红利的持续增长。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家长最能控制的系统变量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上面摸球的例子,是个严谨的概率问题,摸到白球时游戏就结束了。而孩子成长是场马拉松,一般情况下,父母终究无法陪孩子跑到底,有一天终将看着孩子远去。孩子的成长不会因为“摸到白球”就游戏结束了,即使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都是孩子成长的经历,那么在孩子每一次摸到红球或白球时,都需要家长的智慧引领,共情到孩子,让他感受到爱,吸取到成长的价值。孩子的年龄越大,对父母的引领技术要求越高,就像摸球一样,越想获得更多的奖金,就面对的挑战越大(概率越来越小),父母的学习提升要尽量跟得上孩子的节奏,争取能更好更持久地引领孩子。

所以父母不能做投机主义者,只期待孩子是那个没有高学历又能成功的人,也不能在“鸡”娃的初心下,不做有价值的努力就希望有好结果出现。虽然投资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投资一定没有回报,家庭教育也一样,父母在自身价值上投资,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孩子自然会被滋养。

数据不清晰,概率不知道,未来不确定,但是孔子早就告诉我们要“尽人事,听天命”,做我们能做的,该做的,接纳并能积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 2019-10-14

    我这该死的投机取巧主义者

  • 听自卑与超越搓心了

    晚上樊登读书听自卑与超越真实的扎心了。反复觉得自己从小就特别爱偷懒,投机取巧什么事都不做。而且还把罪责都归在父母身...

  • 孩子的作业又出问题了

    儿子这段时间又发现你,投机取巧不写作业了, 明明能做完,不做; 明明会做,不做; 明明知道错了,不改; 字明明能写...

  • 不做父母的父母

    王爱丽 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教师 洛阳(2020.5.28)原创分享第1235天 不要做父母的父母。今天听到樊登老...

  • 适合的才是梦想,不适合的,那是空想!——五部进行曲(新年干货)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绝对的理想主义者,但是,我更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我爱做梦,但是,我不做不靠谱的梦——比如...

  • 柳体书法

    不做完美主义者,坚持柳体 欢迎加微:guyou-6 一起学习

  • 女权运动的目的

    一直以来,指责我国女权主义者仅仅是实用主义者,投机者,甚至逃避义务者的议论都不绝于耳。 很多批评者认为我国的女权者...

  • 张献忠的脸谱

    张献忠是个坚定的实用主义者,打得过就反,打不过就降,反反降降好几次官军就是无可奈何。他同时是个投机主义者,中原一片...

  • 不做完美主义者

    完美是人人都向往的,年轻人多半喜欢做完美主义者吧?老实说,我以前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以前的我,做什么事都...

  • 不做完美主义者

    不断自我提醒,只求完美得不到回报,只有高效率能得到奖励。 因此,准备面对失败。完美主义者常因为达不到完美而无法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不做投机主义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ay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