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范仲淹 为侠客朋友誊子京解释人生

范仲淹 为侠客朋友誊子京解释人生

作者: 听听历史找到自己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17:33 被阅读0次

    金银铜铁14:北宋范仲淹、誊子京(对夏抗战中段)

    范仲淹 为侠客朋友誊子京解释人生

    前情提要

    「对夏抗战首局」,狄青在全线的凄惨当中,带来一股温暖。现在抗战进入中段了。

    (3)好水川败vs 卢子平胜(1041年)(战区司令:范韩)

    宋朝认为军人不读书,知识水平低,只能听指挥作战;军事指挥权必须交给文官。学霸担任军区司令,采取诸葛亮模式,在后方「运筹于帷幄之中」。至于学霸是否具备诸葛亮的神级规划和推演天分呢?天下是皇帝的家产,只要皇帝信任学霸,其它人就不必追问了。

    范仲淹 接下苦差事

    鄜沿路司令范雍太善良太容易上当了,仁宗要求范仲淹、韩琦去接替。两位学霸一再地推辞,但环顾中央政府,全体学霸都露出更坚定的表情,那军机要务难道要委托给军人吗?

    范仲淹

    范韩「先天下之忧而忧」,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这份苦差事。这时老范(范雍)已经搞砸鄜沿路宋军的招牌了,小范(范仲淹)编写《边地谣》,做公关宣传兼壮胆:「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韩琦

    范韩来到乌云笼罩的边境,迫切需要一批年轻的战区助手。辖下的中阶文官(经略判官、宋朝古文创始者)尹洙,发现「众人皆败,狄营长独胜」,紧急召见这位奇葩。经过一番讨论,非常认同狄营长的作战观念,因此向两位司令推荐:「此良将材也。」

    为狄青提示重点

    范韩试谈之后,发现果然是个打仗胚子,唯一的缺点是文凭太低。还好文豪去战场不带兵器,只带一些经典。范仲淹从大帐的迷你书库里,抽出《左氏春秋》,提示几个重点:「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不懂得历史,只能靠自己一个人的勇气;懂得历史,才有能力指挥一群人,发挥群体的力量。)

    狄青非常感激,从此白天作战,晚上读《左氏春秋》,吸收了从周朝、秦汉以降的将帅兵法。他成为大文豪的门生了,名气比过去响亮几倍。

    狄青小部队不负厚望,持续传来小型捷报,让边境的凄惨抒解一部份,他甚至进攻西夏的要塞卢子平(陕西芦子关)。在一场场胜利当中,从无品指挥使(营长)渐渐调升,成为鄜沿路兵马都监(从八品,高级军官,负责本路禁军的屯庶、训练和边防事务),兼西上阁门使(正六品)。

    范仲淹(比狄青年长19岁)观察形势,提出防御战略「屯田久守」。韩琦(32岁,跟狄青同龄)年轻志气高,认为太被动太软弱了,应该集中边境各路的有生力量,进行反击。

    誊子京为「好水川」善后

    结果「好水川战役」在泾原路(陕北甘宁边境四个路之一,由韩琦掌管)爆发,宋军惨败,守将副将一万多名战士阵亡了。烈士家属地位低,没有资格抗议;几千人默默地拿着衣服、纸钱,冒险到前线来招魂。

    范仲淹的铁哥们誊子京(名字是宗谅)游侠出身,青年时期跟范仲淹同科录取进士,目前在泾州(泾原路治所)担任知州。泾原路被韩琦「好水川」搞到人心惶惶,誊子京招募勇士侦察敌情,同时征调大批农民冒充士兵,防守泾州城。

    滕子京

    「空城计」的布景和演技都很专业,西夏以为援军已经到达了,决定撤退。这时,范仲淹和各路部队终于出现,总人数达到两万,但天寒地冻,士气也降到冰点。

    誊子京摆设牛酒宴慰劳部队,并且在佛寺祭祀烈士,对遗族发放优厚的抚恤金,让边境军民和救援部队的心情安定下来。边境地区的羌族诸部酋长一千多人,到泾州谒见,誊子京拿出经费来犒赏他们。

    誊子京被控诉

    两年后,某官员告发誊子京在泾州滥用公使钱(接待费,法定用途是宴请、馈赠过往官员)。仁宗背后的智囊团了解,边疆战区情况复杂,主帅必须得到供一些特权,根据实际状况来灵活运用。仁宗没有生气,只等候调查结果。

    国家是封建皇帝的财产,他认为重要的国事(包括全国各角落的重大案件),由他一个人看奏褶定夺。范仲淹上书报告,誊子京即使花钱大手大脚,但能干肯干,对得起国家和边境的军民同胞。

    范仲淹请求皇帝派遣特使去仔细查账,他个人提供担保。但誊子京为了保护相关当事人,一把火烧掉账册,让范仲淹的辩护显得苍白。

    范仲淹和滕子京

    在宋朝没有人投笔从戎,因为笔就是武器。学霸群用打仗,也就是用雄辩才华来说服皇帝,决定军国大事,跟天子共治天下。但他们在书房里长大,跟社会现实隔绝,更没去过战场,只靠阅读、传闻和想象力,错误率相当高。

    事实胜于雄辩#1-- 公使钱

    誊子京究竟有没有图利自己呢?事实胜于雄辩,几年后他在零存款状态去世,没有留下一点积蓄给家人。「及卒,无余财。」

    皇帝特使实地调查,发现在所谓「滥用的16万贯」当中,绝大多数是军费,其它费用只有区区0.3万贯,用来犒赏「诸部属羌(辖区的各部羌族居民)」和「游士故人(勇士和知识分子)」。

    羌族是边境第三势力、宋夏双方争取的对象;勇士提供作战情报,知识分子提供作战点子,誊子京善待他们,想为国家留住人才和实力。

    (誊子京被告发那个月,范仲淹开始推行「庆历新政」,想从根本上改变知识官僚体系的低效和臃肿。一个全世界农工商产业最先进、赚钱能力最强的国家,正被「三冗」推进赤字预算和灭亡:

    冗员(庞大而不了解社会现实的文官体系)

    冗兵(庞大而缺乏训练的军队体系)

    冗费(文武体系的经费、对外国人的年度捐献)。

    在众学霸丢砖头(放出「范仲淹结党」的流言)之下,庆历新政只风光半年,范仲淹、富弼等人就被迫离开中央政府(权力核心),去巡察地方了。这时,御史中丞弹劾誊子京,并且用辞职来提出威胁,皇帝只好在半年之间发出三次贬谪令。

    没有证据显示,誊子京是不是被守旧派当成牺牲品了。但即使不牵涉党派或利益冲突,学霸同学会也经常把笔战打到极端犀利。被毛笔轰炸的目标,可能走进冷冻、外放或判处轻刑,但不需要绝望或太气愤。两三年之后或许有机会东山再起,回到朝廷继续唇枪笔战。)

    事实剩余雄辩2-- 呆账催收费

    誊子京到达巴陵郡(岳阳),宣布政府愿意联络债务人,代表居民向他们追债,但必须收取催收费。民间债主热切地提出委托-- 他们被长年赖账,心里已经累积一大票烦闷了,政府能出面追回欠款,即使在支付手续费之后之只剩下零头,照样很解气!

    岳阳政府赚到将近一万贯的催收费,搭盖了旧岳阳楼的宏大壮丽版。某些官员怀疑,誊子京是不是对这笔巨款上下其手了?这种讲法是八卦式的,并没有根据;当地人(巴陵居民)的反应是「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

    范仲淹的岳阳楼

    誊子京向范仲淹邀稿。他追求的不是钱财,而是实际的作为。他期待一个超越鲁素、张说、李杜、韩愈的讲法,为他、为范仲淹本身和天下豪杰解释人生

    岳阳楼

    范仲淹已经几次在诗文里提到巴陵或岳阳楼了,现在他闭上眼睛,看到一座比实景更壮丽的岳阳楼,它彷佛在代表知识分子,诉说一个「发扬孔孟民本主义」的态度。

    范仲淹认为,天下不是皇帝专属、君臣共治的资产,应该由君臣民共享。因此知识分子的任务是接受上帝的委托,关怀并照顾百姓;无论在朝在野,永远把同胞的痛苦放在心里,为他们忧心、为他们拼搏。

    人生的重点不放在自己身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关怀社会和劳苦大众,直到他们获得安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为岳阳楼撰文,流传千古

    生命淬砺成「茅台酒」

    这种态度超越了「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等级,会不会造成孤愤或憔悴呢?范仲淹认为,只要为劳苦大众尽心尽力,就能完成使命,得到上帝的支持,把自己的质量和香味提升到「茅台酒等级」,产生「倒入金壶(值得尊敬)」的价值。

    「风波岂不恶(风波经常是险恶的),

    忠信天所扶(但是没问题,只要脚踏实地为国为民尽忠,就会得到上帝的支持)。

    相见乃大笑(就只有畅快、没有遗憾了),

    命歌倒金壶(生命也会淬砺成倒入金壶的头等美酒)。」

    (范仲淹《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

    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

    誊子京的基本建设

    誊子京不是在书房里长大的定型化知识分子,他计划在岳阳实施一系列的基本建设:

    ﹡重修岳阳楼,并且用对应的《岳阳楼记》提供思想启发

    ﹡建岳州学堂,提供教育。(尹洙写《岳州学堂记》)

    ﹡建偃虹堤,消除水患。(欧阳修写《偃虹堤记》)

    在巴陵郡短短停留三年,偃虹堤还来不及开工,誊子京就调到苏州,几个月之后去世。但光是前两项工程,就已经受到赞美了:「庆历史,誊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范仲淹很感慨:「惜其才有余而命不足,不得尽其术。」个性耿直的人熬不下去,誊子京50岁出头、尹洙不到50岁去世。但EQ强、寿命长又能怎样呢?范仲淹懂得放轻松,接受环境;他活到六十几岁,再一次进入中央政府,却仍然没等到推动革新的机会。

    大宋缺乏的不是人才或时间,而是政府的心态。他们需要范仲淹的胸襟-- 愿意改变,愿意忘掉本身的权力、地位,为百姓忧心。

    未完待续

    下一集「抗战终局」:狄青用25连胜,让大宋败中有胜,扭转了对夏抗战的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仲淹 为侠客朋友誊子京解释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ch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