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知道先师的足迹从未踏上这临安的土地,但我还是想来这里,沐浴一下圣贤的遗芳——哪怕只是片刻。有风徐徐,红墙、古柳、青砖寂寞无言,我就这样缓缓地走着,走着。
把心中的《论语》翻开:颜回——你这先师的高足,可否代我问问,如果一条干肉也没有,他会收我为徒,给我讲“仁”讲“礼”么?“哈——”一个声音从庙宇的深处传来:“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仁者爱人!
二
精致的亭子里竖着高耸的碑,外加一层绿色的围栏。拾级而上,看清了,碑上书着“杏坛”两字。环顾左右,树是没了,杏也不见,只有悠扬的蝉声织成一张密密的网,把这宏大的庙罩住。阳光很艳艳得迷人——那是先师受业的地方,当然也是传道的地方。
只是,当年讲学的先师还没有这阔:泥土垒就的坛在杏的旁边,铺放一席,弟子环绕,盘腿而坐,倾听圣人的教诲。冉伯牛、仲弓、子贡们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抛了出来。先师和他们讨论、探究、解答,寻找那个时代的真理。对于愚笨的学生,先师有时也使使性子,骂一声:“朽木不可雕也”!夏日炎暑袭来,把这群读书人的精力蚀损了,夫子带大家来到河沿,边游边歌,悠哉乐哉。只是,只是历史的长河把我们隔开了,您在那头,我们在这头。
三
一个长髯飘飘的老者,脸上烁着圣洁的辉光,巍然地立在神坛上。大哉,孔子!他的两边是“亚圣”们的塑像——大成殿。先师的灵魂就安放在这里,穿越千年时空,俯视着这苍生世界。我也算半个读书人,可今天来到这里,却不敢迈进孔圣的门槛。知命之年读儒典,口诵心惟,未得皮毛。我也怕先师骂我:“朽木不可雕也”。所以,我只在这圣殿的外面“三省吾身”。
四
我竭力在心中复原古人那“课”的情景。幽暗的教室里,先生端坐在八仙桌后面,一根老长的戒尺威严地躺着。弟子们,打开圣贤书,朗朗地诵读。末了,要给先生背出。背错,戒尺拍在桌面上,一声山响,吓得蒙童寒凉凉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
可惜,我的复原是苍白的。学海、天子台、牌楼、古柏仍是沉默,望着我继续朝这空旷的院落深处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