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只是我们挂在嘴上的口号概念,而是一个已经来到我们面前的时代。
有时候跟别人在交流过程当中,我总会说:中国是每10年一个时代。当然了这句话的依据我给不了,为何?
原因一:这句话的信息量从一开始是听人说过,到后来我听人说的还不少,乃至在一些书上也经常能看到这个信息,所以姑且可以信它。
原因二:我不敢说它对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我从娘胎到如今也就才活了25年,现在也许我正在经历才第一个10年,以后的事情未来看就知道了。
按照每10年一个时代来划分,也就是说每个10年都有明显的时代机会,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参与了这个时代大潮,是否进入到这个机会的行业之中。
那句“风口上的猪”就完美诠释了这个问题,风来了,猪都可以风,而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唯有勤奋努力才能致富。
比如80年代的下海经商,90年代的股市,00年代的房地产大潮等。证明了是时代选择了一部分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人希望,也就是说成功的机会有一半的可能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时代身上。
移动互联网,也就是从2013年开始,带来了一大波机会,也就是所谓的风口,如:手机,手游,APP,社群,自媒体,微商等,你如果参与了其中的某一项,多少都会有些收获。
很多人说过去好几年了,现在应该晚了把?确实,风口开始过去,机会逐渐变少,但逆袭的机会还是有很多的。
所以不论你如何逆袭,时代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前提。当然时代以及逆袭,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带给了我们什么以及改变了什么。
我们现在所有的逆袭,可以说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为什么说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来到我们面前的时代?
很多时候,趋势的改变,就是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
想一下,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变化?
比如说我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手机越来越智能,也方便快捷,人们开始更多的选择从手机上获取信息,一些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基本开始放弃了。
就说电视,我至今还记得小事情经常因为看那部剧跟我哥打闹的场景,现在回家抱着手机,压根也就想不起电视这个工具了,我们可以用手机或者平板设备看了,看电视自然就少了。
现在有微博什么的,一些新闻客户端的APP工具,所以也不用买报纸就能看到同样的新闻甚至更多的消息。
再比如我们社交方式的改变。移动互联网,尤其是微信的产生,现在打电话,聊QQ什么的大多也都转移到微信上了。于是我们的社交关系就被改变了。
被改变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交的对象,二是社交的频率。
我们和社交对象的关系明显加深了,以前我们不经常打电话的朋友也许就会经常发微信,从前从不电话的网友也许会开始互相发送语音了。
社交频率的变化则是,以前有事都是打电话,现在微信全天都在线,可以随时沟通。
那么当社交被增强之后,社交带来的信息交互也就增强了,看朋友圈或者刷微博什么的。这就意味着,通过社交,我们已经有了可以贩卖信息的可能。所谓的信息,不仅仅是消息,产品也算是一种信息,这里的信息所指是宽泛的。
换句话说,人都需要信息,习惯通过社交来获取信息,那么有需要就是价值,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社交去出售需要的信息。比如说他需要的信息是鞋,那你就可以卖鞋给他。
就跟昨天我跟客服们趁着端午假期去KTV,正好手机没电,本来想着借个充电器充吧台,正好服务员说你可以在那个机器上扫码借个充电宝,有了充电宝的好处就是能继续拿着手机看消息,拍照片,视频什么了的。
然后我当时还本能的发了个朋友圈做了个感概。。。

所以不管我们去如何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习惯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化,商业模式自然也就有了变化。
比方说,之前我们上街吃饭都是走累了就近找一家吃,这个时候饭店的地段就非常重要。而现在去吃饭也许会上大众点评看一下周围有什么饭店推荐或者有什么优惠活动,然后按图找目标。这个时候地段的重要性就开始下降。那么一直流传的开店技巧也就发生了变化,不是吗?
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一直在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会带来很多商业形式的变革,比如说短信,在非智能时代,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不也开始逐步衰落了吗。最明显的就是什么节日短信祝福的减少,而微信祝福的却多了。
互联网可以说曾经已经给我们获取信息很大的便利,比如说大家熟知的“有问题找百度”,可以迅速找到答案,而不用像以前还得去图书馆查东西。
我们现在除了工作需要才会坐在电脑前查资料什么的,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根本不需要坐在电脑跟前,手机随时都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不做什么改变依旧可以活得更好,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有很多行业开始发生了变化,如果还不做改变,这已经不是活的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活的问题。
我是小熙,微号:857078590.
一个普通的微商从业者,想学微商,交流微商,欢迎一起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