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写的,这本童书我读了不下三遍,同名电影看了不下五遍,每读一遍不仅仅欣赏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更是在思索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3058/b5bcd51ef66099bd.jpg)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故事:主人公查理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一年就在他生日那天才能吃上一次巧克力,在他家的附近却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工厂非常神秘。一天,巧克力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说他在5块普通的巧克力包装中分别放了5张金奖券,得到金奖券的孩子可以参观他的巧克力工厂,还可以有一辈子都吃不完的糖果。家境贫穷的查理通过三次尝试,最终找到了金券,成为了最后一位幸运儿,这对查理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运事。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每个参观者都感到惊叹不已和迷惑不解,他们看到了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川流不息的巧克力大河、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这些 “糖衣炮弹”让其他四个孩子都失去了控制:暴饮暴食、不爱思考的奥古斯塔斯,被家人宠坏、娇气霸道的维鲁卡,嚼口香糖冠军、只在意自己战利品的维奥莉特和爱炫耀自己、痴迷于电视的迈克,一个个问题孩子暴露了身上的很多缺点,他们一个比一个自以为是,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根本不听旺卡老板的劝告,所以分别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但查理不一样,他很懂事,“不肯吃我们省给他的食物”;他很善良,生日得到的巧克力“要让每个人都尝一尝”;他也很听话,在工厂里一直拉着爷爷的手;他能控制自己,虽然他特别喜欢巧克力,但如果没有旺卡老板的允许,他从来不去碰一下巧克力糖果。最后,旺卡老板将整座巧克力工厂送给了查理。
查理是幸运的,但奇迹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查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的懂事、他的善良、他的自律,还有他对家人的爱。无论什么时候,拥有善良,会让你成为最受上天眷顾的人。
读完童书,掩卷而思,五个孩子不就是五个家庭的折射吗?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是花朵,家长就是树根。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大人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我的孩子意志脆弱、惧怕困难、自私任性,老师有办法纠正吗?没有。那是我的家庭教育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说家庭氛围导致的结果,对此我从不去求助老师,而是努力纠正自己性格中的偏执,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
家长们习惯于对孩子提要求、抱希望、讲负责,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地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如果我在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
教育就是一种自醒,在完善自身生命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
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教育孩子,就是自省。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3058/69c02429f0d0921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