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厦门,连绵的阴雨下了三天了还没有停,只好宅在家里,娃呢更是一整天都守在电视机前,所以今天决定啊,要看点有质量的。
首先刷了第一部《典故里的科学》,第一集讲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因为故事是虚构的,所以作者一来就提出了三个疑问:
1、草船借箭之“草”人,有条件准备充足吗?
2、草船借箭之“船”,当时有符合要求的船吗?
3、草船借箭之“箭”,大雾中箭的命中率能达到10万支吗?
对于故事而言,这么较真感觉没什么意思,当真的把这些疑问提出来的时候,还是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把数据分解。
两天造1000个草人是否可行?于是找了扎草人的高手一起,三个人半小时扎了4个,由此推算,45个兵,3人一组,15组扎1000个需要8小时,加上各自准备,时间上是可以完成的。接着又称了草人的平均重量,差不多4公斤,换算成总的粮草,差不多一个20平客厅的立方,也是可以配备的,所以第一个疑问顺利完成,可以做到。
之后通过20艘船平均50个草人的重量,加上30个士兵的重量,再加上平均5000支箭的重量,得到了总的船的载重量。再根据这个重量去请教船舶建造的博士古代的造船技术。三国东吴的战船,要借箭船的长度在25-28米,符合草船借箭里又快又长又符合载重量的船是存在的,所以第二个问题也圆满解决。
故事里20艘船铁链相连,一字排开,还有集体掉头,那现实中,是否有江面符合这个要求呢?首先还是分解计算,20船乘以30米的距离就是600没,再加上间距,差不多是一公里的长度。据历史记载,有赤壁之说的有四个地方之多,但配合地理要求,认为蒲圻赤壁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作者来到蒲圻江面,宽度在300~500米之间,船队有条件集体快速掉头吗。在请教了专家后,加上帆和舵的配合,是可以达到的。
最后就是箭的命中率,三国时期使用的是筋角弓,弹性非常好,但对使用者要求很高。10万支箭,平均每个草人100支箭,作者依然实地做了测试,10个草人一字排开,6人分别射10支,距离50m,在没雾和放了烟雾的情况下,分别中20和17支,相差差不多。书里记载射了大半夜,加上古人都是专业的弓箭手,所以命中率应该更高,综上这十万支箭也是可以借到的。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首先当然是有疑问,接着把疑问分解,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实地考察操作,问题也一步步清晰起来,很适合孩子学习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