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村上的《且听风吟》感

我读村上的《且听风吟》感

作者: 下个世纪认识你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19:39 被阅读0次

如村上春树所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我读村上的《且听风吟》感

且听风吟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的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它的。

有时候,说话的语气与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内涵。"有时候直言不讳是件极为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而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读一本书,就把它的标点符号也一起读了吧;既然读了标点符号;那么,就再继续把书里所用的语气也给读了吧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然,我做的到不到位呢,反正又没人来判断,嘿嘿……。暂且,我就自认为是到位的吧!因为,我读风吟时,就想着用日本的语速和说话的方式,虽然,我没去过日本,也没与日本人交流过。但是,现在毕竟是互联网电子时代嘛,我们可以择善而从无师自通的模仿啊。并且,还借依作者的写作风格来读。这样读起来就轻松的多了。说实话我读村上的书籍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刚开卷时就觉得是云里雾里。

风呤说是小说吧?个人认为倒不如说是散记或是散文。整本书的构造是由开酒吧的杰和在杰氏酒吧里认识有钱的鼠,还有作者第一人称的我与三个女孩开房的故事间断性的展开。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的这种理论因得不到回答,在空中徘徊了好久。

暮色苍茫,凉风徐来,四周氤氲着冬的寒意。可怜的知了连梦一起都带进泥沙与药铺里。任灵魂怎么使劲的展翅也是徒劳无果,发不出任何声响。比哑巴还要可怜的可怜。至少哑巴还有啊啊啊……向上走的声带,而知了如盖着盖子的闷葫芦。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写知了,可能,是他(作者)在文中想写知了而未写出的缘故吧。

村上春树在其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中,写有一小段风的自述:

用不着为我担心,我不过是风。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惶,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相关文章

  • 我读村上的《且听风吟》感

    如村上春树所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且听风吟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的用了半个月...

  • 且听风吟

    《且听风吟》读后感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看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这部短篇小说一...

  • 我找到了溢美之词,却缄默不语

    【书摘】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01. 再也无须前思后想,一切岂非已然过往。——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02. 我在...

  • 轻。风在吟——读《且听风吟》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大一寒假,临近年关,从深圳图书馆中借来村上春树先生的《且听风吟》,由林少华编译。《且听风吟》是村上...

  • 私人翻书笔记 2017-01 (下)

    2017-0116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 读村上的书,可以渐渐理解,那种绵...

  • 一个下午

    我在大学的图书馆上班,平时也不忙,这几天特别闲。 下午上班的时候,我把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拿出来读。因为这是村上...

  • 读《海边的卡夫卡》(晚间日记打卡第76天)

    从《且听风吟》到《海边的卡夫卡》,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然吧,也是我对村上春树的第一次肤浅了解。尤其《且听风吟》...

  • 有种落空感叫孤独。

    《且听风吟》这本书是村上的处女作。 看完他的处女作就发现村上的风格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有着距离感或者疏离感,连同虚...

  • 树深见精灵,海蓝见人鱼——读《且听风吟》

    初闻村上春树是因为他文字的孤寂,如今细细品味《且听风吟》却有此味,也却不止此味。 《且听风吟》是适合下...

  • 且听风吟

    今天读完了村上的处女座《且听风吟》(以下简称《风》),真的如林少华版译序中所写的那样“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村上的《且听风吟》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iu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