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阅读了第二部分关于爱的部分内容。
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一直被讨论的话题。年轻的时候,我认为爱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人感觉到很幸福、很美好的感觉。随着年岁的不断增加,我对爱的理解有了变化,我认为爱是一种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希望对方更好。曾经,我以为爱是一种本能,后来逐渐知道,爱是一种能力,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这本书中提到的爱,是“自律的原动力”,作者提出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至此,我对爱的理解又有了更新,爱是双向的,是共同成长的。作者通过解释爱不是什么,来逐步揭示爱的本质。
1. 陷入情网不是爱。
“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我们又感觉到强大有力,似乎诶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实现愿望。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我们的前途充满光明。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
2. 没有自我界限不是爱。
“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系。”
“大多数神秘主义者认为,首先拥有某种事物或完成某些目标,才有资格‘放弃’它们。婴儿在培养出自我界限之前,也许比父母更接近真实,但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就无法生存,也无法恰当地表达智慧和见解。经过成年人的阶段,他们才可能达到至高境界,体验到超凡的感觉。”
3. 依赖不是爱。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
“过于强烈的依赖感,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实际上,依赖与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过分强烈的依赖感,多是来源于童年时期——患者父母缺乏爱的能力,且将不幸延续给下一代。只想获取却不愿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婴儿期,这只会让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只会给人际关系造成破坏,而不会使情感走向完满,也会使卷入其中的人跟着遭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