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为了熬过焦虑、消沉的时候,我跑到了书店,天天如上班一样去泡着,看书、看鸡汤、看心理书,学会了冥想也硬逼着自己进行冥想。
所以这次,我还算应付得来,至少没有像上次一样每天早上起床,只要意识一清醒起来,整个人就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中。
为什么痛苦呢?抑郁,焦虑、闲的。
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失望,是对生活的不明确,是已经失去了勇敢。
我的人生是跟自己和解的过程,还是自我销毁的过程呢?
从小我就没有放弃过写作这件事,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得更多,有的时候心情转化成文字反而会好一些,至少感觉从键盘中发泄了一些情绪,尤其是用那种很赶劲儿的机械键盘,用力的敲击,歇斯底里的默写。
我虽然没有间断过写点什么,但是我也没有完整的坚持过。
得过且过,好多好的情节最后都消失在我的脑海里,随着睡眠散了,而不是付诸于笔头,得到记录。
我的文字很随性,没有技巧可言,逻辑可以能也甚少吧。
我认为自己还是看的太少,写的太少,问的太少,思考的太少,经历的也不够。
我是个内心情感极其丰富的人,可是我的文字也许能感动自己,但是不知道能感动别人吗?
别人会看吗?我的文字够烂吗?我总是这样问自己。
因为我从来都没有第二个读者,一直只有我自己。
然而这次处于颓废期的我不一样了,就像我现在即使很糟糕我也要坚持跑步一样,我开始意识到,我不是我的工作,我不是我的焦虑,我也不是我的颓废,但是我的健康是我的。
对于写作,这次不一样了,我选择勇敢发出来了,发出来又如何呢,反正开始的观众也就我一个。
所以说,这没啥,已经很糟糕了,再糟糕一点好像也无痛无痒了。
呐,我不想做码农了。
我一直只敢叫自己码农,什么程序员可不敢当,因为我确实不是,更不适合。
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小就接触编程,基础扎实,热爱代码的程序员,也有半路出家,但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上升逆袭的程序员。
还有一种生物是码农,他们也许也是科班出身或者半路出家,但是他们只是把编程当初工作,没有热爱就是完成,没有想过未来的发展,就是按部就班的,找了个小公司,或者做着外包,让干啥干啥,也不是没有学习新的东西,就是项目需要啥学啥,是被动的,自己业余的时间里并没有再打开电脑,敲敲代码,看看最近又出了什么好玩的技术,都没有。
我就是上述的那种码农啊!
我认为这种心态跟年龄没关系,因为我遇到过岁数不小,但是还会为每次新出的技术而开心,并且迫不及待的今晚想学学的前辈。
我很羡慕,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不是。
我的觉醒,也是我的焦虑,我觉得按照自己的状态不是做不了码农的工作,只不过会慢慢被淘汰而已。
所以我慌张,焦虑,却苦于不知道出路,陷于我还能做什么的这种焦虑循环里。
其实到现在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它——我的焦虑。
我只是开始学着适应他、接受他,先降低焦虑感,再仔细想想办法,并且不能慌。
有跟我一样的人吗?
我只能学会接受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