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纪检干部的自述
通过学习了《宪法》《监察法》,深深地体会到“两法”在政治上突出了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在监察上注重对行使公权力人员全覆盖,在理念上突出了法治反腐,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实践的法制化体现。
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
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而制定本法。
党的十九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和引领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一个国家只有清廉清政,才会让所有公职人员不忘初心,真正为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去工作,不是为了各自的私利去行贿受贿,因为没有了这些利益冲突,所有的矛盾都会不消而散。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怎么更好的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会议精神?作为一名城管系统“纪检”人员,为了迎接新工作岗位更大的挑战,要严格求自己,以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业务能力,尽可能地胜任本职工作。我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做到到讲责任担当、注重“内功”基础、强化学习。
讲责任担当。监察法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实现了监察全覆盖,有效解决过去监察范围过窄、监察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和权限更大了,对监察职责、权限、程序规范、守法义务、业务要求等内容更严更细了,使监察行为有法可依,监察工作有章可循,监察人员有规可律。要运用“四种形态”,熟练掌握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坚持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实战中学习运用监察法,使反腐败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双重职责,严查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扫黑除恶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剑指“蝼蚁之患”,严惩“微小腐败”。要加强纪法融合,依纪依法,正确运用监察法规定的谈话、讯问、搜查、留置等12种调查措施,纪法衔接、法法贯通,积极作为、精准发力,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注重“内功”基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监察法草案赋予监委的监察权,不是行政监察、反贪反渎、预防腐败职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代表党和国家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也对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如此重托,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法治思维、增强专业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在依纪依法履职上有一个大进步大提升,做到既要“愿干、想干”,还要“会干、能干”。要加强自身权力的监督制约,严密工作程序,防范廉政风险,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接受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依法依规行使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职权,当好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监督者,当好查处违纪问题的执纪者,当好查处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的执法者。
强化学习。要保持敬畏之心,强化法制意识,把学习“两法”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全方位的宣传解读,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准确把握立法的目的、背景,确保吃透吃准、融会贯通,勤思考常琢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法治素质,准确把握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学深悟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增强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严格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探索实践,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扎实推进反腐败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