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从小被家暴的人,会成长成什么?

从小被家暴的人,会成长成什么?

作者: fa33daafe938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2:48 被阅读6次

1

家暴其实是分很多种的,肢体暴力是一种家暴,语言暴力也是家暴没跑啊。

先说语言暴力。

我朋友的父亲,从来都是当领导的,真的是超级超级能说。

印象比较深是有一次去他们家玩,饭桌上他父亲嘴没有停歇说到我走。

中间还在饭席上,正在吃饭的时间,和一个人打电话,这个电话打了半小时。

吃饭的时间啊,这也太不体贴等他吃饭的人和被他打电话的人了吧。

我这个朋友,经常被他老父亲训斥。

然后养成了非常非常沉默寡言的个性。

从来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很多问题也是点到为止。

另外一个朋友,也是个男生,是被妈妈语言暴力的。

发生了任何一点点小事,他妈妈都会不停停的数落他,一直到他不再反抗。

他就变成了那种特别会言语攻击别人的性格。

不要被他怼到,真的是能被精准到位地攻击到无力招架,每一句话都是扎着心窝子去的,就那么可怕。

但是,这两个人,在职场上,都混得非常愉快。

毕竟沉默也是一种树立威信的能力,怼人狠,也是相当能立威的本事,配合上两人都是业务大牛,职场上真的特别顺风顺水。

2

他们有没有把这种语言暴力传给自己的孩子呢?

其实是有的。

更明显的是那种直接的方式。

“你别哭,再哭就把你的玩具丢了!”

“你这个小废物,怎么可以这么做!”

孩子想吃糖,但是因为孩子是哭着要求的,爸爸就开始数数,1、2、3,然后,把糖丢到垃圾桶里了。

我相信这位爸爸小时候也是被这么对待的,所以他就直接复制了。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种父母貌似关爱的谆谆教诲。

我见过最让我烦躁的父母,是在孩子有一个非常小的动作的情况下,教训了孩子十多分钟,兜兜转转都是那些话,简直让我烦躁无比。

且不说孩子并不见得能听懂,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垃圾会积存到孩子的心里,总有一天火山爆发。

父母说得开心,因为他们是发泄的人,根本就是发泄得不管不顾。

对孩子,重话轻说,轻话不说,能示范的,尽量示范,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你说了什么。

3

肉体家暴其实也会把孩子往两方面培养。

我妈妈不算家暴我,但是她有时候的确会带情绪打我、惩罚我。

所以我生了孩子以后,没有因为自己情绪不好打过我的孩子。

只有一次,因为孩子逃课,我用戒尺很正式的敲了她的手掌心。

但是,我妈妈本人,是被我外公打的,她就极力认同“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这也是我童年被打的源头。

我们认为家暴能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很暴力。

这部分是有的,但是我见过更大的一部分是被打得太惨,然后完全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社会。

对待社会的态度更多是讨好和退让。

在他的生长环境中,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无论怎么样都有问题,所以他们很惧怕这个社会。

我见过最极端的一个姑娘,从小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打,打到才小学就离家出走。

她爸爸和妈妈离婚,为了报复妈妈,把她送去一个寄宿制的小学,并且不告诉妈妈她在哪个学校。

结果,等她妈妈一年以后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又脏又臭,穿着脏破的衣服。

所有的老师都曾嫌弃过她,就这么悲催。

这一连串的经历,按说其实是改变了她的,但是更深刻的影响是,她在感情中,也是一个一直被暴力的人。

体会一下曾有人拿菜刀架她脖子上问她爱不爱自己是什么场景。

她还没有结婚,不知道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希望所有的善良都能被善意回馈吧。

4

暴力可以说是一种沟通方式。

父母使用暴力,是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达到目的。

很多小时候被暴力的人,成年以后,更多会选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是暴力对成年后的人最大的影响。

这种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也会明显的反映在亲子关系中。

除非被暴力的人对自己有足够的反思,不然就会直接去学习上一辈对自己的养育方式。

忍不住吼自己的孩子,为什么?

因为在自己小时候,发生同样场景的时候,父母也是这么吼的。

这种记忆就像函数,达成条件,后续事件就会顺理成章的发生。

5

总之,从小被家暴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去深入反思并理解自己的被家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小被家暴的人,会成长成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qe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