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的一首歌词曾写到: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朋友的突然关心,最怕回忆突然翻滚......
在人声鼎沸的人潮市场,在车马喧豗的马路,在此起彼伏的促销商品广告声音中,无不显示出忙碌,以及生活的鲜活。在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声音里,有的是毫无规律的噪音,有的是动听歌曲。而在不同的时候,人又会有不同声音需求。
突然,它是一种骤变。这骤变是短时间的发生,给人的感受会带来很大的冲击,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喧闹和安静都是在片刻间发生的,而安静是属于自己的,喧闹属于亲友的。突然地安静,最后再变成一片死寂,自身也都吞没在那无尽的“黑夜”之中了。
人在出生之时又是恰恰相反,从安静到喧嚣。就不知道那时候的你我,究竟喜欢那种环境更多一些了。
如今貌似已经习惯了安静中的自己,两个不同的自我也渐渐开始有了和解的迹象了。每天一个多小时的写作,在不知觉中就过去了。在完成之后,往往还会暗自感叹下——时间一下子就怎么过得那么快。同时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进入书里的脉络之中。若是外面突然一个超出平均值分贝的声音,顷刻神经会为之紧绷一下,不由得想借机爆一句粗口:我X。
人本性是群居物种,只有在群体之间存在着,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然而在人员众多的环境里,又不可避免的很容易被环境所“吞噬”掉。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外面的朋友或不熟悉的人之间,我们都会有意识的收敛一部的自我,从而来跟大家团聚在一起。也是在这同样的时刻,总有人不自觉的喜欢表达(表现)自己,借此来取得更多的人的认可。对于那样的一些声音,在大部分人看来只能算作噪音。
从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过程来看,起初刚出社会之时,需要的是无尽的欢愉和热闹,而这些只有在融入人群中以后才有能得到。在经历了一些人事,得到了一些热闹的欢呼和呐喊声之后,随之年岁也渐长,于是慢慢回归到了重塑自我之中来。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他们都不能给你带来欣喜之后,这时候安静的环境才是最佳的“归宿”。将自己蜷缩在小小的自我的之中,再卸掉那层被社会僵化后的外壳,于是重新梳理自己的情感,以及整理一些不顺的情绪。
现在我的感受是,但凡那些喜欢主动选择安静的待在一个地方的人,他们大都是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的人。静默之中能给予他们带来很多能量,以此来对为自己疗伤,进而可以再次勇敢的走入未来的不测的命运里。当然,还有一种是属于不得不选择安静的人,他们只是因为惧怕伤害,以及那些不确定的人事。他们属于逃避型的人,短时间内虽然也能缓解情绪和焦躁,但长时间的拒绝与人接触,最后那份安静就会反身过来吸食他们自身的能量。
无论是突然的安静,还是突然的喧嚣,它们都是我们在现实中的一个修炼“场”。而这个场,又需要不停更替和变化着。我们是在向这个场吸食能量,还是反身被它吸食,这都自己可以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