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4991/fd57c440cdaf3a94.jpg)
运城学习之旅结束了,更多的感受就是,我们只是普遍的大多数。不过,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深知自己所处地域教育有其落后性,以及语文学科的复杂性。4位导师,8位授课老师,各显神采,运城学校人性化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也让人煞羡。从解释学到弗洛伊德,从叙事学到尼采,康德,从杨志到刘备诸葛,我的思绪每天都浮于空中,被这些学识修养所敲击、激励着。正因为有这样一群较劲的语文人,才能渲染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语文人吧。师父在教我们时,一直说你们要教什么,怎么去教。教什么,怎么教,尽管现在我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但在这次学习中,我明白语文的另一面,语文教法的另一面。在此记录自己的一二浅见,作为留念与感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4991/a65d42834a94a7bf.jpg)
一、什么是深度语文
4位专家并没有给深度语文下一个定义。这样不落俗套的思想,我想如果真有定义,那么一定局限了深度理念。不过,王开东老师提到一点,“深”就是课程的丰富,学科的整合,师生关系的演化。我想从这三个理念出发,慢慢探索出自己的一套讲课方式,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语文文本解读的视野,立场和方法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以家为出发点,站在任意角度都有不同的房景呈现。那么对于语文文本我们应该站在各种视野,以各种立场,用各种方法来解读呢?谌老师如是说,将熟悉陌生化,将文本外延泛化,独立于作者的价值,依附于读者的目光。所以,读者完全有资格和能力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品,那么文本。处境,存在的平衡就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了。当然,在此,干国祥老师也提到了,用解放解释学,中庸解释学来解释文本。因我才疏学浅,听到这时不禁一头雾水,但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所以,干老师已然唤醒了我对更高层次知识的渴望,回来后,我开始研读自己以前很不喜欢的哲学来,也买了《诠释学》,《解释学与教育》这类书,希望再有作文研讨会之时,我的学识可以增长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4991/c910b598db4f761d.jpg)
三、谈分数不伤感情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分数一直是敏感而又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分数有不稳定性。那么在语文和语文考试之间,我们应该怎么平衡。东哥讲到:1.绝不会回避分数;2.唤醒生命热情;3.最大的教育是价值观。分数固然重要,但价值观更加重要,过多在乎分数,只能让学生浮于表面,做试题的条条框框者,成应试教育下的急功近利者,价值观的引入,便是新大门的开启,换一种思路,打开学生视野,分数也自然上升,热爱和兴趣永远是最好的引导者。而后,东哥问了我们几个问题,“从来如此,便对吗?”,“拉娜走后会怎样?”,“深度语文老师何为?”,这些问题,东哥就说了一句,往前多走一小步。比别人多走一小步。当然,东哥还提到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知识点,就是怎么样让学生提高分数呢?他调出ppt这页是这样写的,(1)课文互背,(2)课前演讲,(3)轮流随笔,(4)口头作文,(5)作文电影,(6)打印发表。虽然我还没有进行实战演练,但我想,在下次实习时,这些方法一定会伴我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4991/42f024180d5eae45.jpg)
在此,我想说一点题外话。在这次运城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知识点和理念,需要我们反复去咀嚼和内化。但更大的是感谢老师和伙伴对我的照顾,感谢自己的坚持,因为在这次学习的第一天就崴了脚。中途我也想过放弃,返回学校,但是内心被点燃的火是不能被浇灭的。尽管之后的每一天,我都需要提前往坐车的地方走,尽管每天能需要忍着疼痛来进行学习。但是这次南明教育教会我的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再者,感谢我的郭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从小怯于跟长辈说话,哪怕是一句也要在心里反复想很久,怕说错。但郭老师说了一句,我自此印象深刻。他对我说,只要真诚就可以了。虽然是老师平常细语,但对我来说便是人生的另一种开启。这也是南明教育教会我的其中之二,真诚。
最后,我想以这段来结尾。
没有偏见,我们便一无所见;没有热爱,我们也便一无所爱。最终从学科回到教育,热爱语文,热爱学生,任重道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84991/329b4fa9d5716a2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