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中有这样的一个桥段, 为了让被关的夏冬和聂锋相认,于是安排宫羽和夏冬呼唤身份,让宫羽假扮成夏冬,代替夏冬住在牢里, 然而时间没过多久,就被蔡荃发现。正如蒙挚所说,按照正常的思维,他们是私下更换牢犯是罪不可恕的,而且尤其是面对铁面无私的刑部尚书蔡权。如果单单只是站在这件事情的正面思维来看,的确是无解。
但是如果按照蔺晨的思路却又别出心裁,明明是蒙挚他们自己更换的却又可以说成是自己不想让蔡荃因为看管不利而受到惩罚,所以想悄悄的将罪犯换回来,这样既给了蔡荃的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毕竟夏冬被谁调换,蔡荃的确是不知道的,而谁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所以最后蔡荃为了自己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所以当一件事情我们无法从自己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妨从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也许就会有不同的解法。所谓的道理其实都是有道理的,只是道理的依据不同而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有充分的依据可以牵扯到对方的利害关系,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起到双赢的效果。
曾经有一家自助火锅店因为大家浪费食材而无计可施,本来想着的是大家自觉的吃多少拿多少 ,但是总有一些人喜欢拿很多的菜最后煮的慢慢的,没有吃完而离去,为了不浪费食材,于是店主人在收费的时候会警告大家:如果浪费粮食,就罚款数元,即使是这样,客户人们为了在亲朋好友的面前彰显自己的大度,宁可被罚也要满足自己的面子,而且浪费的反而更加严重和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已经交过被罚的钱了。
于是店主人不得不又换了一个思路,这次不再是吃不完浪费罚款,而是如果谁的锅底干净反而会奖励一些钱,这个时候,吃饭的客人就会想到自己吃饭的同时还会有额外的奖励,不就相当于自己省下了很多钱吗?既吃了饭又拿了钱还请了客人,并且还能响应国家号召,拒绝浪费等等,如此一来,浪费食物的情况反而会越来越少了。
所以有的时候惩罚不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换一个思路由惩罚变为奖励,那么人们可能会更接受,比如公园里的草丛标签,是贴着“禁止践踏”好, 还是换成“花草怕疼”更有效果?
记得不知从谁的文章里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外贸企业要去参加展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占领一个很好的位置,而这家要参展的企业的位置恰好就是很偏僻,如果没有人专门引路,是很难发现这个展馆的,于是这个外贸企业就在展会的路面上粘了很多的硬币,说是跟着硬币走到终点,会有精彩礼品呈现,于是参展的人一边看着硬币是否可以拿的起来,一边按照这个硬币的方向走到了这家企业的展馆位置。
当我们周围的条件对我们都不利的时候, 不妨想想对方会对什么感兴趣,从多数人感兴趣的地方去着手,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件事情到底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在于我们如何去分析和理解这件事情的本身意义,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一切都是刚刚好。凡是牵扯到彼此最在乎的东西的时候,人们就会对此事情更上心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