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微语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22:02 被阅读0次

    又快到了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朋友圈里已经看到很多人在晒自己一年的成绩。

    对于一个从小在打击,贬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无论我有没有做出成绩,到年终的时候,都会觉得焦虑,恐慌,认为自己没有一点长进,又虚度了一年。

    事实上,这一年和其他年都一样,我还是在忙得焦头烂额中度过,经历了很多事。

    年初决定装修房子,和其他事一样,最积极想要装修的人是不管的。我这个最怕装修的人,不得以从头管到尾。

    也如同预料中的,和装修公司,各种配送公司撕逼,骂架N次。最后装修出来的成果,家人各种不满意,即便他们当时都做了甩手掌柜,也不妨碍他们挑剔。

    如今一身盔甲的我,早已学会淡然处之。和家人生气,是最无能的表现。试图让家人明理,改变家人,是最不可能的事。

    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这不是“鸵鸟心态”,而是豁达。无论家人的行为怎样给我造成困扰,我能因此跟他们决裂吗?除了让双方都不痛快,增加关系上的裂痕,又能得到什么呢?

    这也是我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学到的。只关注自己有影响的圈子,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圈,缩小自己的关注圈。渐渐地,影响圈的增大会让自己得到成长,更有力量。

    家庭是让自己能够成长,得到心灵滋养的地方,但如果处理不好家庭关系,也是最消耗能量的。

    母亲的去世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中国没有保障的社会制度,从小的匮乏心态让我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只有账户上越来越多的钱,房间里摆的满满当当才能缓解焦虑。

    整理她的遗物花了我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足够用几年的日用品,大量毫无价值的收藏品(也许都是上当的)……

    这让我开始真正的意识到断舍离的重要性。许多对我们生活没有必要的事情占据了太多的精力。

    母亲记录了好多个本子的养生和治病,防病的小知识,估计要花费几年的时间。但事实上对她有用的知识,大概十分之一都不到。她妄想做到什么都了解一下,让大家认为她是个博学的人,在老姐妹面前更有面子。

    现在,我不再去学那些对我帮助没那么大的知识,卸掉了很多不常用的软件。通讯录里没什么联系的人都删掉了,很多无用的社交不参与。家里的东西也做了个大清理。

    母亲的离去,也让我时时地思考我们到底该怎样过完我们这一生。最后在ICU病房里挣扎的那一个月,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思考过她的一生。

    在病房外守着的我,经常会有这些思考。直到今天,我的思绪依然不清晰。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触。

    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我,不可能因为死亡就停止奋斗的脚步,余生在轻松的享受中度过。虽然在妈妈的最后一段时间里,钱也不重要了。如果50万都治不好的病,500万也治不好。所以,钱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可以救命。我们还需要在年轻的时候,用健康来换钱吗?

    但我依然会拼命地努力,让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回望一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而为而羞耻。

    衡量已婚妇女的成绩,往往是孩子的表现,这无可厚非。毕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

    培养孩子的过程,不是牺牲了自己,而是让自己更完善。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我必须认真地帮孩子制定目标,管理时间,教会他如何处理冲突,解决问题,控制情绪。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学会了许多。我从中得到的益处,甚至多过孩子。

    孩子的时间有限,我甚至把时间切割为15分钟的时段,完成制定的任务。我学会了管理时间。

    要让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人,对强加给他的学习,生活上的指令不抵制,必须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多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我学会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学会理解了别人,也让我与周围的人际关系更从容。

    有限的时间和大量的兴趣选择中,我学会了取舍和目标管理,以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执行。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浇水,施肥,修剪杂枝。我必须足够的成熟,才能引导孩子的成长。学的足够多,足够快,才能跟得上孩子的脚步。明年我依然要保持一周一本书的速度,及时复盘,更深刻地反思自己。

    Yƻ9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vm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