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姐”,当第一次听到东北人说这个称谓时,就像一个盲人看到亮光,心里霍然开朗,这个称谓多形象,直接,有区分,而不像我们老家,不管是娘家的,还是婆家的,一律是姐姐,为了和婆家的关系搞好点,还得显亲些,等生了孩子后,还得叫姑姐。其实按我们那里的思想习惯,每个“姑姐”对于娘家都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小帮母亲照顾弟妹,带着他们一起成长,等到大了点,帮扶成家,即使是成家了,并不是只要管好自己的小家,还得继续帮着弟弟,妹妹可以不管……这成为了每个有良心的“婆姐”必须终身奋斗的原动力。
然后有一天你发现,原来“婆姐”,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既是“婆婆”,又是“姐姐”了。而要把这份担当卸下,得花的力气,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包括自己的习惯认识。当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说服工作,不敌“弟弟”一个电话时,没办法使出最后那招,“你女儿除非委曲求全地在弟媳妇的脚踩下生活,那样子,才能永远和小弟在一起”,我知道这才是母亲不能容忍的底线,可是用这多年的江湖经验去应付亲情,心情是多么难受……记得无数次,母亲教导中,一次次的提醒,一次次的数落,连自己都以为那是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引以为傲的照管。直到有一天,面对弟媳妇的一步步成长,开始矛盾纵生……及一位同学的提醒,慢慢地清醒,那便是无论怎么样,亲人间必须得有距离感,任何人都不能绑架任何人,其实弟弟也己成长,所存的只是依赖。万事万物都是双面的,如果自己深陷捆绑的痛苦,最后却把这种捆绑,使于别人,何其悲哉?
从此后,还自己自由,还亲人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