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走在路上,经常能够发现生活之美,其中原因之一是在记录感恩日记,带着好奇的心来发现和看到生活的美好。
下面这样的一张图美吗?
如果不是我自己拍下来的照片,不了解背后的故事,其实我也真的看不出它的美
这张图片是昨天开车途中,外面风雨交加,在长长的车流之中等待红灯之际,我一转头看到这样一朵在一片绿色之中的白色花朵,正随着风雨摇曳,带着一种生命的美好,那一刻,我放佛也化身为那朵随风摇曳的花,心情也瞬间变的自在、轻松起来……于是随手拿起手机拍下此刻,没有所谓的取景和调角度,也没有任何后期的修饰,就是那一刻的记忆……
它美吗?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美,但在我的内心,它又确实很美。
这样的美,是奢侈的吗?
如果没有悠闲和从容的心,在生活的忙碌和压力下,我们能够放缓脚步,能够放松心情,体验那一刻的美好吗?尤其在这样一个效率至上,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要拥有一颗悠闲、从容的心,真的很奢侈。
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心灵的空间,才能有容纳他人的空间,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够把美和别人分享。

美在哪里?
在音乐厅、剧院、画廊、艺术馆吗?
中国对于美,自古就有“品味”这一说法,“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庄子的心声,庄子谈美,主要是从大自然,从一般生活中去发现美。
所以说,美在哪里?古人帮我们回归到生活本身,我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平凡又琐碎的细节中,就在我们日常的行、走、坐、卧这些语静动默体的过程里。
如同下图用心去享受此刻的美好甜点一样,用心投入,专注当下。
蒋勋在他的《品味四讲》中提到:他所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集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我会从这样的基准点去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面的角色。
我们追求什么?
是我们全心投入生活的专注状态、还是拼搏收获的内心喜悦、或者和谐真挚的情感流露、还是幸福充实的人生之旅……
可是每天我们处于忙忙碌碌之中,不断的解决问题,同时又制造着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甚至没有制造问题的速度快。
生活原本可以不这样,我们尝试着来回归到生活本身,可以看到生活里面:
有清风拂面,有春暖花开,有百芳争艳,有小溪潺潺……

有喧嚣热闹、有安静行走,有天高海阔,也有孤独自处……

哪怕自己一个人,一杯茶、一枝花、一盏灯、一炷香、一本书,都可以我们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

拥有正念的生活,到底会怎样?
通常我们娴熟于为生活作准备,却并不擅长于生活。
一行禅师提到:“在我们周围,生命一直在散发着奇迹。一杯水,一缕阳光,一片树叶,一只毛毛虫,一朵花,一声笑,几颗雨滴。如果你生活在正念当中,你就会很容易到处看到这样的奇迹。每一个人都是一团复杂的奇迹。”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在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可以充满觉知,充满正念。当我工作时候,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正念可以瞬间召回我们涣散的心,使它恢复完整,这样,我们就可以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当我在生活中,充满对自己的关爱,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做着平常的事情,无论是走路、坐着、工作、吃东西或其他事务;我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这个刹那才真正存在。
文/编辑:一心正念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