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许并不是你眼中看到的样子,或者你根本就看不见。
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我们只能通过某一种软件感知网络上存在某个生命体。这个世界不可见,但我们希望是可知的。
以微信为例,我将试着分析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模型。
第一,逐渐衰微型。
当我们编发一条微信公号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或是微信群里,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喜欢的人又会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或是微信群。一般说来,当这篇文章发出后,根据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它会急速地增加阅读量,阅读数会不断地翻新变化。但这样的翻新终会达到一个峰值,再往后阅读数更新的速度就会减弱,越来越慢,直至最后保持不变。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模型,一个人处在中心位置,他身边聚集了很多的人脉,这些人收到他的信息后,就会继续向外传播,但是外层的人密度小,所以传播面就会越来越小,直至没有。
它就象一个由中心逐渐向外渐进消失的辐射圆。用迪卡尔坐标表示,就是一条先上升再逐渐下降的曲线。
第二,波浪起伏型。
微信依靠熟人间的关系传递信息,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用什么样的模型来表示?
我曾经编发过一篇文章,很出人意料,发出以后阅读量就急速增长,最后在一个星期里涨到了10万+。在那之后,阅读量就没什么明显变化了。但是过了大概半年之后,突然有一天,这篇旧文的阅读量又开始急剧更新,最后上涨了1万多,又趋于平缓了。
这件事让我开始想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象宇宙中的一个个星球,当信息从一个星球发出后,会急速地在星球周围传播,越向外越稀少。但是一旦向外发送的信息进入了另一个星球的范围,这条信息又会以此为中心,急速地向四周传播开去,于是才造成了信息的急速增长,后又衰减下去。在这个关系的世界里,可能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星球,很多好的文章并不是得不到人关注,而是从一个星球要去到另一个星球,往往隔着很远的距离,而要打通这个距离可能只能依靠好运。
如果在二维坐标体系下,信息传播时就象一个一个的波浪类型。我们可以想像一下那种场景。
以上分析的两种模型都是基于微信的信息传播为基础,微信本身是一种基于熟人之间的关系模型,人和人之间建立联系,是因为他们相互添加为了好友,这视为他们之间是熟人,当然也会有陌生人成为好友,但没有某种机缘添加为好友的,是不可能直接传递信息的。
所以以上的两种模型也只能看到是熟人间的关系模型。而如果是微博、今日头条,那就是另一套关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模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