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比任何时候都更想要财务自由。
想给婆婆请个陪护或保姆,让她住回自己的房子去,住回去嘛房子出租的钱没了,补给你!生活费?行,也给你!
想为孩子续报培优课,长期的,不再间断了,也不二选一了。只要孩子能够上,就不想因为钱的问题而被迫作出决择取舍。
想跟前年之前一样,带着女儿每年出去玩两趟,每次10天或半个月。
想换一套大的房子,四室两厅三卫,两个女儿各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再单独整一间书房兼画室。
想带着老爸老妈出去适宜老年人宜养的城镇,旅居、度假,每年江城酷暑住个把月再回来。
想为自己报几个兴趣班,学学当年最爱的绘画和服装、珠宝设计。
……
这些,可能就是一些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但看似有车有房、衣着光鲜的我,却感觉越来越够不着了。
两个孩子在长大,而我在变老。
想辞职,又担心自己的副业撑不起生活所需;
继续上班,又不能辅导大女儿作业,也没法陪小女儿童年玩耍。
我的爸妈,70岁的老人还在为我带娃,从两个女儿还是刚出生的小婴儿,一直带到上幼儿园。万分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女儿不孝没能在经济上更优越,好好的支撑起这个家。衷心祈祷老爸老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很焦虑,想加快赚钱的脚步,
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中国人的财务自由门槛到底有多高?
财务自由这个词,在职场上已经火了非常久,你经常能看到各种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热搜:
比如前几天,字节跳动28岁程序员郭宇就宣布自己实现财务自由,要正式退休了,还准备旅居日本经营温泉酒店,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不过呢,要实现财务自由是真不简单。在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门槛达到了2.9亿元,二线城市也要1.7亿元。
而中国可投资资产过亿的人,加起来还不到17万,只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万分之一,这个比例跟高考上清华有得一拼。
更让人扎心的,一线城市的平均月薪只有10539元,如果你想要靠工资实现财务自由,那不吃不喝也得工作2000年以上。更何况二、三线城市呢。
很明显,要实现财务自由,对于99.99% 的人来说啊,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其实,在很多人眼中财务自由的标准并不一样,它并不仅仅是财富本身,而是未来选择的自由度。
有些人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就去过上了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神仙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干就干嘛,有充足的时间运动,也可以为爱好而工作,让自己的人生脱离了金钱的束缚。
但也有一群人,他们在实现财务自由后,仍选择加入创业大潮,做出这种选择的人还是大多数。
不论是选择享受还是选择奋斗,只要自己开心,在任何时候都遵从本心,做自己最希望、最舒服的事,那就是最好。
只是目前,绝大部分人对财务自由的理解更多是:有了一定数量的钱,然后一辈子都花不完。
当人们把财务自由换算成具体的金钱数额后,“赚快钱”就会成为主流心态,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想尽可能快地把钱挣到手。
这样的心态,不仅让你实现不了财务自由,还会让你陷入焦虑的泥潭,甚至走上邪门歪路。
“财务自由”既不该去交换你的当下生活,也不该是人生中的终极目标。
踏踏实实地过好平凡的每一天,远比什么财务自由来得现实!
咱们要说的,不是这种几个亿的财务自由,是对未来选择的自由度。
很喜欢罗伯特 • 清崎说的这句话:
“给你发薪水的人控制着你的生活,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自己呢?创造你自己的财务自由吧!”
要突破到另一个阶层,是需要对自己狠下心,逼自己一把的。
前前后后接触了三个直销品牌,目前也在做一个社群团购,但都只是保持着基本达标的营业额,并且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自用”。人家觉着我有能力,肯定能做的很好,但我确实没有用心做,我总是担心自己并不坚韧的性格,撑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团队。嘴上喊着“想要”财务自由,但实际却在原地踏步。
“加人”、“发圈宣传”、“实拍分享”、“谈代理”又有多难呢,这不就是每一个打工的人在单位干的事儿吗?只不过在大公司咱们用PPT介绍和职业话术包装自己,利用公司的平台找寻目标客户,预约然后去找对方商务会谈。而“个体户”们必须自己找客源,自己包装自己、宣传自己,自己谈代理罢了。创业初期的“孩子们”不都是这样子的吗。谁还能有送上门的生意和白给你的钱不成。
在公司上班开拓的那些客户,在你离开了这家公司或者你离开了这个行业之后,他就多半跟你没什么关系了。
而我们艰苦创业建立的人脉,永远都是你自己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人不打磨自己永难成器。
别说父母等不起,就说你自己,中年了,你又等的起么?!
行动吧,
试一把并没损失,收获的全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