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四年,一次换工作的经历,就已经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跳槽后的后遗症,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修复心中的落差。为了家庭再一次选择跳槽,前期纠结了很久,做了非常多的心里建设,克服了成都、资阳两头上课的困难,最终来到了天立。
没有一次经历会白费!没有一声惊叹不留下回响!
很幸运,每一次目标明确的选择,都会有意外收获。
不认识石头老师的情况下,选择了绵实外。让我知道了教师发展方向。
不认识刘霞老师的情况下,选择了成都十八中。让我看到了专业成长的可能性。
不认识袁茂坤老师的情况下,选择了天立学校。让我快速的接收最前沿的教学研究。
很幸运自己的选择,享受了平台带来的福利,袁老师将自己研究了几十年的成果,在两天中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高屋建瓴的思想,让我对生物课堂有了崭新的认知。
1.课堂的顶层设计
我们带的学生要冲击90分,就绝对不能平视和仰视,需要立足更高,去俯视90分。立足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老师需要对课堂进行顶层设计。
如果要培养生命观念素养,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历程(一级主线),而不是一个生理过程(二级主线)。
袁老师首先将必修二所有重要图示放在一起,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展示的内容。大家都很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理解,但都不是高度概括的答案,我们一下就懵了,仿佛两个世界的人,完全不能理解用意。第二次展示了生态系统大专题之后,终于理解了。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把相关的生理过程联系在一起,但是从来没想过,这些所有内容其实就是描述一个生命历程。平时教学只强调一个个具体的生理过程,却没有给学生强调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因此学生记忆的知识较为零散,先记住一级主线,再向二级主线、三级主线扩充,整体性更强,更容易记住,也能更好的理解生命历程。醍醐灌醒,学习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时,曾有学生问过:“花能形成果实,但是花从哪里来呢?”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2.类比学习,学法生成。
生物课本内许多知识都有共性,例如: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复制、转录、翻译,光反应与暗反应,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等,都可以采用类比学习。在之前的教学中,部分知识确实采用了类比学习,但是从未引导学生总结通用的学习方法。
接手新班级的时候,曾有尝试过让学生通过how、what、why自我提问、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但此方法太笼统,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自我提问容易出现问题,就放弃了学法生成的训练。听了袁老师的指点才明白,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知识进行归纳,再寻找同类型知识共通的学习方法,以此达到自主学习。
3.教学过程
注重合作探究,探究内容该有背景资料,通过三个层次理论有意义的学习,学生该学什么?需准确具体的将问题呈现。学习深度的确定,需要对初中、高中以及大学教材进行比对研究。
深化拓展,拓展本节知识以外的任何知识,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并采用类比学习学习类似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课时训练,答案一定要用书面需要写出来。
以上三个环节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达到想要的学习效果。
最喜欢袁老师分享的一句话:“要让你身边的学生、科任老师感到幸福。为身边的人创造成就感,让他们感到幸福,学生会更爱生物,科任老师会更爱学生。”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袁老师的教育情怀、对老师们的爱,还有对我们深深的寄望。我也希望可以和袁老师一样,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实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