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回忆自己的经历,记录一件因为“信”或者“不信”而做出选择的事件,并且推演如果当时做了另一方面的选择(“不信”或者“信”),“运”又会有什么不同。
关于“信”,很认同唐老师说的,不管信的是人,还是事情,甚至于其他任何信仰也好,方法也好,听完这次分享,结合近段时间的经历,我更多地理解为,人行动的抓力点。信它是行还是不行,好还是不好。有效还是没效,更多的是给自己的安心药,不论好坏。
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找工作。
上一份工作上班8天后,我又辞职了,两天后又开始了新的工作。跟以往一样,又是全新的行业。什么行业并不重要。决定之前,我有一丝焦虑过,担心过,但很快我又回到原点,觉察,告诉自己,行业,职能都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根基始终不变,沟通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合作的能力,适应的能力,敢于担当(负责)的能力等等,以不变的核心能力提升来应对万变的工作场景和需求。
这里是从两个方向上体会的,一个是刚刚说的跨界新行业,另一个是工作的横向纵向的发展空间。我面试的时候已经被告知,垂直上升的空间不大。横向机会未来还是有的。看上去空间是有限的,但我认为只是暂时的。先做吧。有了在敏捷公司的锻炼,我感觉越来越不畏惧了,我曾经跟我爸说,只要让我进了一个公司,我就有能力让它给我更多机会。我这次也是这样对自己说的,先稳住自己。结果现在上班第二周吧,昨晚老板让一起去吃饭,聊天时聊起了管理的东西,我把我学到的敏捷管理跟他分享,他也分享了很多不同方法,我感觉我不再像以前那么那么空洞没话没见识了。而且,今天上司问我是不是和老板吃饭了,老板说你不错喔。在这之前,入职一周不够,上司说没想到我还适应的挺好。
亲爱的,“信”好的了,好的“运”就开始了,就是这样的感觉。
第二个例子
昨天到公司培训的导师,我们要安排好他的机票,接送机行程安排及费用。他们突然说要改签,我一看到要改签费297/人,心里就评判起来,真是无赖,用我们公司的资源做自己的事。沟通得硬帮帮,拒绝听对方的话。只想要他承担这个费用。我信自己的判断,认定是对方的问题。后来对方也来脾气了,就说,不退了,你别管了。后来聊着聊着,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突然他专门过来找我说,告诉我退票,其实是尽量减少我们的损失。如果他们不说,直接不登机,我们就浪费了一千。退票的话,我们还能保住几百。他还跟我说,我也不想你难做,你就当没事行了。照样报销。我听着听着,知道是自己小心眼,预先对要帮他们订机票有了评判,所以就有这样的事情。然后我再跟上司说了这件事,又发现是我没算对这一来一回的成本,原来大家都认知一致,就我糊涂。我诚心地跟对方道歉。帮对方办好了退票。事情解决了。
如果我坚信对方是错的,那结果就尴尬了,就算退票,以后合作也会不舒服。因为我开始信对方的初心,不信自己的判断,问题解决了。对方也满意了。这“运”没有偏离正向的航道。
第三个例子,我借花敬佛,送老爷笔记本了。
还记得当时办离职手续,不怎么愉快。我不断提醒对方,赶紧找人承接我手上的电脑,手机。我只保管到国庆假期结束。有一天,看到老板发朋友圈,想评论一下,突然一个声音:你不怨他了吗?像敲响了警钟,我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怨他呢?那一刻,我放下了。像从前一样,评论,点赞。我“信”他是自私,是故意卡我,那在我心中,我们的关系就带着怨恨停在路中央。突然我放下了,一切又通了。没有再催他。我选择相信,大家都只是按程序办事,是我带了情绪看待而已。
直到上月最后一天,我突然想到,电脑如果一直在我这里,摆太久,万一影响功能,那解释不清。我就跟他们说,我家要装修了,比较乱,看他们什么时候能收回去。这话不带任何斗气的情绪。第二天,老板娘打给我说,他们还没找到人,干脆就把手机帮他们寄回去马来西亚,笔记本就送给我了。这样,他们又为我带来了一笔新的财富。我把它送给了老爷,很久之前就听他说想换电脑。
因为“信”的方向改变了,关系不一样了,“运”也不一样了。
我想这也是第四季度的另一番收获了——不要被眼前的境况迷惑了自己,限制了自己,眼见不一定为实,用心去感受,去相信,关系不一样了,运也不一样了。
“信”是正向的,它是你好运的助力,动力;
“信”是负面的,它是你认定自己倒霉的借口。
今天我同事问我,你觉得自己适应吗?我说,在我这里没有适不适应,只有想不想做。她入职一个多月,她说适应得一般般,不怎么适应。
我知道,这是我的不一样,学习成长让我的起点不一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