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ONE客
题图上个月,我从土豆姐手里拿了一本书,名叫《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决意从此开始认真学习写书评。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一开始看到它有标注说是插图修订版,还在想会不会很好看。然而拿到手的那一刻,我确实是有点呆的——因为完全被它和在大学学的《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以及《战略品牌管理》一样的大部头外形给吓住了。
这本书是由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 Adler)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Russell F. Proctor,北肯塔基大学教授)联手所著,译者为黄素菲和李恩。此书定位实为“大学生接触人际关系课程的最佳读本”。然而,在看完全本之后,我会认为: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阅读一本人际沟通相关的读本。
因为:
你永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
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看入人里之沟通者
看出人外之沟通信息
看人之间之关系演变
教你如何认清自我,并妥善处理好影响自我的两大因素——知觉和情绪,这点非常关键。因为这将影响到你在之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非语言、语言和倾听的方式传达沟通信息,并更好地作用于人际关系、沟通关系的演变。
其实最先翻这本书,看到如教科书一样的目录时,我不是太能吃得住。毕竟逃离变态的大学期考生活还没有多久。然而,当我翻开第一章的第一页的第一段,看到了下面这段文字,便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或许你在小时候曾经玩过这种游戏:孩子们会先选出一个受害者——也许是因为他犯了一个实际的或想象中的错误,也许纯粹是为了好玩。不久之后,惩罚就以沉默的形式开始了。没有人要跟他或她说话,也没有人会回应这个倒霉鬼所说的话或做的事。
正是因为小学和初中的自己所在的班级有过类似事件的发生,对这段话便深有同感。
或许我们都有过这种观感:小学初中那会儿完全是以成绩论高下的时代,并以之成为老师给出宠爱、同学以示喜欢程度的一种衡量标准,而成绩倒数的孩子自然不那么受老师喜爱。除去这两个群体,还有一群在那个年纪的孩子眼中看起来会比较特殊的群体——很笨,邋遢,调皮捣蛋。
自觉或不自觉中,这一群体的孩子成了大家在学校生活这场“游戏”中选出的“受害者”,并遭受着以“孤立”的方式进行的“惩罚”。
印象中很深的一次是在初一,班上有个男生因为妈妈很早就离开了他,从小就跟着爸爸生活,所以衣服总是又旧又脏。然而爸爸又疏于管教,他成绩很不好,长时间独霸倒数第一。班上同学无形中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都不想太搭理他。然而,不知他未有所觉还是怎样,总是一如既往的调皮,经常揪女生辫子。
然而我们的历史老师,女的,教学风格简直算得上3个加大码的严厉。有次,貌似是这位男生上课耍小动作,一下就点燃了这位女老师的怒火。
那时,我坐在前排,就见那位女老师“咻”的一下,把几只粉笔以直线摔向那个男生,然后怒吼一声:xxx,给我站上来!
那个男生站上去以后,我能看到被粉笔砸了额头的他其实是很害怕的。然而,不容我再想,女老师已经一巴掌狠狠地甩向了那位男同学。
那次,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教师暴力打学生。几乎在女老师巴掌甩下的那一刻,我的心紧紧的为他捏了一把汗。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总会无理由地倾向弱者。当时,明明很讨厌那个男生的我,却觉得这位女老师好过分。因为对比其他上课捣蛋的同学,他耍的小动作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即便在心里很可怜他,我仍然不敢为他说话,之后也仍旧不会和他亲近。因为总觉得,如果和他亲近了,其他同学会不会像对他一样不理我了。当然,我不确定其他同学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大家就这样,例行着这种可怕的“默契”,把对他施以孤立,作为一种权利的工具。可能在潜意识里,我们都知道:
“沟通——他人的陪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缺少与他人的接触是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残酷的惩罚。”
然而,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啊。假如把这个问题拿过去问当年那位女老师,估计她也不能说得上来。可是事实就是:他成了大家故意孤立的对象。并在此作用下,让为人师表的老师都能突破师德,干了一件这么恶劣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猜测,正是因为众人对之施以“惩罚”的态度,无形中推波助澜,助长了这位老师恶劣行为的发生?
所以,即便他没有做错什么,也成了众矢之的。就像在一个群体里,一定要有这样一种角色存在一样,不是他,也会有另一个他。
老早之前,我还坚持“人之初 性本善”的观点一百个不动摇。直到随着年龄慢慢增大,视界的拓展,我才发现“性本善”特么根本就是破绽满满,完全站不住脚,“性本恶”才是真爱: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法律法规、道德约束、思想规制、德行养成,我们怕是早就生活在炼狱了!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们,心智、三观皆不健全,就那么肆意剥夺那个男生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沟通与他人的陪伴,特么其实个个都是刽子手啊。
PS:个人微信号丨cqmm16 ,期待各位的关注。还望能和大家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