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作到现在你都经历了什么呢?
老实说刚开始的时候我是踌躇满志的,觉得自己什么都写的出来,可是真正上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并没有那么容易,问题很多,有技巧上的,阅读上的,还有最重要的,惰性。
惰性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它能有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比如我明天再写也来得及啊,我今天不舒服就不写啦,我写了一小段没灵感不写啦等等等等,可是你今天不写了明天还是会以同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明日复明日,明日也没有了明日,骗谁都不要骗自己,你最骗不了的也是自己。
分享一下我第一篇文章,写的相当跑题,但用来惊醒自己是足够了,加油!
关于我和我的父亲。
这似乎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但于我却仅是第二次在文章中提到他,我指的是从出生到现在。
我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呢?
我好像了解他,却又不了解他。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关系不好,正相反,从小到大我所有重大的决定都有父亲的影子。上学,交友,文理分班,甚至写作也是他鼓励我迈出的第一步。
我跟父亲都是说话慢又爱侃大山的人,常常一聊就是大半天,从盘古开天一直到现代人的婚恋观,你很难想像这些话题是一个小女孩十三四岁就能和她的父亲在几个小时之内谈及的,我们却乐此不彼。
是从什么时候我开始不了解他了呢?
第一次大约是在初中升高中的暑假,彼时我正坐在餐桌前,捧着手机边看贴吧边拿着块西瓜吃的不亦乐乎,我父亲瞅瞅我,感叹一句:“是大姑娘了呀!”
我略有些怔愣,别看我们经常聊侃,但却没有一次是用这种语气的,轻缓的,夹杂着些许温柔,些许骄傲,还有一点对岁月的感叹。
年少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叛逆少女,放学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熬夜被窝里看小说,早恋装病,被打的次数不亚于任何男孩子,甚至最严重时被教训后我连拿着菜刀割手腕的事都干过。
可从那句话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对我动过手,他说,你现在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是孩子了,自然不应该像孩子一样管教你。
第二次有些惨烈。
其实有的时候艺术真的是来源于生活。父亲年少时多有波折,我爷爷去世的早,13岁他便辍学工作养家,漫漫三十年最大的愿望大概就是我能成才了。可因为工作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不在家的,每年只有冬令时和夏令时最极端的一个月能回来,甚至我高考的时候都是提前请了假跨过900多公里的距离赶回来的。
也是那一次,我重感冒高考失利。
不要觉得这个理由烂大街,实际上大多数考生都有过这种经历,看着倒计时一天天减少,压力如山整晚的睡不好,作着光怪陆离的梦,睁开眼就要开始复习。做不完的习题,日复一日,尤其好像差个几分就能决定你未来人生的等级的时候,发烧是常有的事。
可是那是高考。我从将近一本的水平直接掉到了三百多分,三本都上不去。
他没有说我一句,甚至照顾我的想法拒绝了亲戚们的问候,征求了我的意见安排好复读的学校。
直到出发回去上班的那天,我记得朱自清的《背影》里有一段,“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只不过我当时不知道,父亲也哭了,对着我小叔哽咽的说着,为什么老天要这么对他。
直到现在,已经在社会中磕磕绊绊的走过一阵的我,经历过高峰,跌落过低估,才慢慢感受到了这句话里的情感,拼尽全力后的无能为力,手脚颤抖却又不能倒下,一步一步,走过这人生。
关于我和我的父亲,他仍然平凡,却是我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