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做学术跟企业之间的桥梁,让学术产生社会价值、指导实践,让实践进一步提升研究。比如说我发表一篇论文,不只是为评定职称,创造学术价值。我希望做出来的研究既有理论创新又能应用并改进实践。实践研究(Action Research)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将学术和企业相结合, 我希望有机会去践行。
- 于铁成博士
人力资源管理新看法
Q1
商学院大百科: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您平常工作在忙什么?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我的主要工作是将人力资源和公司战略更好地结合起来。公司的未来规划、战略如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团队?如何打造这样的团队?差距和机会在哪?如何有规划、战略性地推进?
Q2
商学院大百科:您觉得在新环境下,人才管理的特点和需求有哪些?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当今的环境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VUCA),行业重组、业务模式的更新对组织、岗位和相应的能力有着不同的、变化着的需求,人才的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折旧加快,员工的对企业的忠诚度在可持续性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在这种多变的情况下,公司和员工如何在同一战略方向上实现共赢,发挥人才最大的潜能、主动性,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个人的市场价值,并加强员工面向未来的就业能力,这些可能是现在环境下的最大变化。
DBA学习之华山论剑
Q3
商学院大百科:谈到您DBA研究这一块 - 汽车后市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转移和整合的课题。我们了解到您跟踪了三个汽车后市场的供应链系统对吗?这三条系统是怎样的三条系统?三个供应链系统包括多少家公司?是20多家公司,60多个访谈吗?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我的研究方法是比较三个供应链系统的定性分析。公司主要是三个汽车后市场供应链中的零配件全球供应商及他们的他们的20多家第三方批发商。
他们的产品不同,但是市场非常相似,业务模式相似,但操作手法不同,业绩也有显著差异。 他们都是著名企业,在全球及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Q4
商学院大百科:您选三条供应链,研究的工作量实在不小。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起初并没有打算做三个供应链的比较分析,但后来发现,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出发,一条供应链上的公司所反馈的数据比较薄弱,增加另外两条供应链,会明显体现出差异性和相似性。研究需要的数据更全面、更具代表性,但工作大大增加。
Q5
商学院大百科:那么,您通过对中国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的研究,您现在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后市场的今天和未来?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首先,中国的汽车后市场非常大。目前整车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一,汽车后市场也将会是全球第一。虽然有一定时间的滞后性,但市场规模在那儿。
从我的研究发现,未来不确定性非常大。现在,不管是IT技术的突破,物流配送的日新月异,支付方式的创新,都可能促使传统分销渠道的革命性变化, 从而根本性改变一个公司或供应链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及人力资源扮演的角色。
Q6
商学院大百科:前一阵子我们碰到做汽车内饰黏合的一家著名的企业。他们领导的做法是,逐渐让自家的沟通往上游发展。
以前他们只跟汽车零部件厂商做互动,现在他们跟整车厂商做互动,直接从整车厂商得到更多的知识和要求,再来改造、升级自身的产品,包括有关工艺和环保诉求。
这样就缩短了供应链,未来他们可能跳过原来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直接和整车厂商形成供应关系。您正好研究这一块,汽车内饰黏合企业在原本整条供应链一段一段下来,才轮到他,现在他们也在试图缩短供应链,往上游走,这一现象跟您研究的一些对象和发现的趋势有关系吗?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有相似性。从我研究的视角来讲,我跟踪的是分销渠道,比如说一家汽配厂家到批发商,批发商到二批,二批再到零售。未来趋势可能是根本就没有二批,以后可能就没有批发商,直接到零售,这涉及到不同角色的价值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承诺和投入。
Q7
商学院大百科:这些公司的领导人会很害怕地是说竞争可能不是来自本行业,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来了一些新的东西,把他们原来稳稳的生意颠覆了。现在的公司领导人最害怕这个。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完全有可能。他们在本行业已经做得很好,能做都做了,这并不代表能够永远活下去,活得好。
像您提到,有一些变革根本就不是这个领域的玩家搞出来的。他们的盈利模式可能完全不同,你需要盈利的业务别人可能免费提供并在别的业务点上盈利,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被完全瓦解。
Q8
商学院大百科:刚才您说了,您做的博士论文是定性研究,您主要如何操作的?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我采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系统的案例比较分析法,对新的领域探索并归纳出新的理论和模型。
Q9
商学院大百科:在您开始做采访后,一路下来,中间有没有过修正?您遇到的研究推进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肯定有修正!比如说访谈的问题、访谈的长度、甚至是访谈的对象, 每次访谈后进行分析并调整下一轮的访谈重点。定性分析的过程其复杂度和工作量远超出我的估计和想象。
Q10
商学院大百科:您采访量确实很大。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采访还只是一个流程性、较直接的过程。真正把60多万字加工出来,总结成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模型才是最具有挑战的。 有时要扩大现有文献检索的范围,反复建模验证、修正,补充数据。
Q11
商学院大百科:60多万字的中文访谈记录要全部翻成英语吗?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好问题。我没有全部翻成英文,这没有太大价值, 反倒增加由于翻译造成的数据偏差。所以真正的分析是基于中文数据,但是所有分析出来的信息是直接用英文体现的。
Q12
商学院大百科:你用软件分析数据,其实飘出来的关键字是中文,然后译成英文?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中文
Q13
商学院大百科:这个过程你大概和导师互动了多久?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我真的记不太清楚了。这主要分成几部分,数据收集、编码、分析、建模、调整、验证、再调整、反复验证。充分训练了我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当然还有耐心。分析、总结和撰写大概花了1年多。
Q14
商学院大百科:能简单跟我们说一下您所发现的结论吗?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可以。
第一、在跨组织的动态供应链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转移模型是什么?转移的方向是什么?转移的内容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达到什么样的影响?我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模型。原来没有相似的研究。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转移中,影响要素很多,比如企业所在的国家、市场环境,企业规模及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企业所有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跨国公司在本地市场的决策权,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环境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等。
第三,在理论创新方面,比如‘知识分类’的原则,‘最佳’还是‘最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验证等都突破了传统的理论和认知。
为何选择交大-曼大DBA?
Q15
商学院大百科:我们回到DBA学习。您读DBA,并顺利取得了学位,这个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我觉得首先不是曼大-交大DBA的问题,首先我要读一个博士,这是我要做的事情。
第二、哪一个项目最适合?我曾经考虑过读全日制PHD,所以考察过很多项目。
最终觉得在我这个年龄段还是读在职的会更加妥当。我们的DBA并不比任何的全职的PHD在学术上、研究能力上要求低。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我跟导师们有特别好的互动,整个过程中对自己在学术上的提升有很大的自信。
Q16
商学院大百科:您觉得DBA同学现在的研究方向,会给中国未来的商业和实践带来什么?因为他们不是PHD,它的PHD做的东西又不一样,集中的点、做的面都不太一样。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我觉得我们项目是跟PHD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要求的能力上,有可能还更高一点。DBA和PHD在曼大都是同等的、最高的、研究类学位。DBA研究课题上,同学是带着实际问题和困惑而来的,希望改变世界或其一部分。
我们的DBA有着与PHD相同的研究能力的严格、系统训练,同学们要把研究变成一种解决方案,再回到实践中去。我觉得这对社会、对行业有直接、深远的影响。我们中相当同学的研究既有实践创新又有理论创新。
Q17
商学院大百科:您在做论文期间,有没有一些机会转化您的研究成果?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有一些,我到巴塞罗那的学术会议上去分享我研究。参会者中只有我一个是在读学生,而且只有我一个亚洲人,其他都是全职教授和研究人员。彼此分享,收获颇多。当然,我也更多地了解了学者的严谨、逻辑和风范。
Q18
商学院大百科:那么有没有关心过其他同学做的题目,集中在哪一些领域?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知道一些。题目包含私人银行的个人投资偏好、酒店的装饰对于客户的影响、IT方面、甚至军工方面。我们的同学不都是中国同学,我们这一届目前80%以上都不是中国同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
交大-曼大DBA,是曼大整个面向全球的DBA项目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会去曼大上课,班上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欧洲、美洲、亚洲和中东等,文化各异。
Q19
商学院大百科:你认为40-50岁的年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在现在的人生阶段,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做学术跟企业之间的桥梁,让学术产生社会价值、指导实践,让实践进一步提升研究。
比如说我发表一篇论文,不只是为评定职称,创造学术价值。我希望做出来的研究既有理论创新又能应用并改进实践。实践研究(Action Research)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将学术和企业相结合, 我希望有机会去践行。
Q20
商学院大百科:我有没有参加经常在商学院举办的汽车后市场的论坛?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过去五年从来不做这个事儿,甚至有朋友聚会也减少很多,没有精力,要写论文。
Q21
商学院大百科:好的,未来会有吗?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有可能。跟我的导师,下周有一个电话会议,探讨如何再去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规划。
Q22
商学院大百科:基于这篇文章。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Q23
商学院大百科:其实,你的研究还会留了那么些空间,还会再去做进一步研究吗?
交大-曼大DBA于铁成博士:当然,有一部分感兴趣地话题,还会往下做。毕业只是新的开始,但要精选研究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