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睡觉,我想要听五本故事书再睡。”晚上七点半,一天没睡觉的儿子此时站在床边,双手叉腰,向我示威。
为了让孩子早点休息,自己才好写东西,就答应了孩子。写这篇文章前,刚刚给儿子讲了五本“故事书”。
噢,对了。这里所说的“故事书”就是绘本,而孩子习惯称之为“故事书”。不得不说,喜欢听故事,真是人的天性。
“故事”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小时候看过的《故事会》《民间故事》,都让我清楚地懂得故事的含义。简单解释即是,“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小小的我们,通过故事,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

自媒体时代,我们看公号文章,常常看到故事桥段,甚至,讲故事已经是一种写作套路。看网综节目《奇葩说》,辩手们也常常讲故事佐证自己的观点。虽说,个例不能代表普遍,可往往却从情感上打动了观众,博得大家支持。
看到这些,我都以为,故事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寄托。
“讲故事”在我国也有久远的历史,古代的“说书人”正是这样的职业讲故事的人。在没有大众媒体的时代,“说书人”往往身兼舆论引导的作用。而故事的影响力,也可见一斑。
现在,媒体发达,人人可以是传播者,人人可以讲故事。有人说,这个时代内容为王。看了《故事思维》这本书,或许可以说:故事是一种技能,一种思维方式,内容的时代里,故事为王。
《故事思维》这本书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是美国人,也是将故事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先驱。这本书主要讲如何把故事应用于商业营销,以及故事是如何影响他人,如何打破与陌生人之间的隔膜,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等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讲故事,听故事,不就是消遣吗?怎么还与商业营销扯上关系了呢?
那么,我们就一起看看安妮特.西蒙斯是如何做到的。

在越来越重营销的时代,难点是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突破,让对方信任自己。而讲故事是个很好的方式。
在满大街推销,营销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普通人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而防止被欺骗的那根神经也越来越敏感,生怕自己不小心就掉进“坑”里。因此,营销与受众之间,天然地有一种排斥。营销的难点已经不在于如何包装宣传,而是如何突破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建立信任。
《故事思维》的作者提醒我们,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必须掌握以下六个故事。
1、“我是谁”的故事;
2、“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
3、“愿景”的故事;
4、“教学”的故事;
5、“行动价值”的故事;
6、“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其中,掌握“我是谁”的故事和“我为什么在这里”的故事是关系破冰的关键。
说到这里,想起了当年罗永浩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演讲视频,在网上大量转发,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顾名思义,他讲的是自己的创业经历。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工作经历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且有趣,有声有色,够贫。当年,很多人看他的演讲视频是奔着看相声或脱口秀的目的去的。
也正是那次成功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他,成为了这个“理想主义胖子”的粉丝,也为他后来二次创业打下了基础。
作者在书中也告诫大家,“宣称‘我是一个好人’,这更可能引起怀疑而不是信任。人们想要自己做决定。”“听到你的故事,是给人们机会,让人们亲眼看到你的所作所为。”而在影响别人之前,如果不让别人知道:你是谁?为什么你在这里?如果不花时间给这两个问题积极答复,那么他们会编造自己的答案——通常是消极的。
也就是说,在我们影响他人的思想或者决策之前,对方其实也是很想了解我们。而通过讲“我是谁”的故事,“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正是巧妙地解释了这样的困惑。而故事中展示的我,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他人会感受到故事中我们的情绪,情感,自己去决定是否信任我们。讲故事,就是提供了这样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机会。

接着,我们还应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在这里”。
作者说,“人们通常认为试图影响自己的人都是想从自己身上获利”。而故事中所包含的人类情感和理想却是共通的。这种共通的情感可以产生共鸣,打破壁垒,建立信任。
就像罗永浩的演讲中,他并不回避自己高中都没有毕业的经历,而是拿许多上学时候的趣事来说明。他用后来苦学英语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高中没毕业的人,认真起来挺靠谱。让我们看到了全面,真实的他。最后,他后面讲的创业故事,也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信仰和愿景。不得不说,罗永浩的演讲可以算是“故事思维”的一次成功运用。
想想,为什么跟我们讲道理的人会让人感觉无趣,对方说再多数据和道理都很难影响我们。因为,这些数据是冰冷的,毫无感情。而故事,正是将感情融入其中,才能影响到同样具有感情的他人。
就像安妮特.西蒙斯所说,“复杂的世界中,谁说的话有道理,谁的故事好听,人们就选择听谁的。”
网友评论